论文
“五族共和”:政治话语与法律实践
摘要
在民国肇建的关键时刻,为使蒙、回、藏地区精英不脱离中华民国,当时的政治精英们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五族共和”这一特定的政治话语,以与民族自决话语相抗衡。“五族共和”话语的核心在于对抗与消解“民族自决”,以此来维护国土的统一,但在实践中反而增加了中国由传统王朝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难度。为淡化“五族”的界限,政治精英只能选择以法律制度消弭畛域之分。《临时约法》以宪法形式,通过否定性表述来间接否定“五族”概念,开启近代“国族化”之路,北京政府时期的宪法也做了相当的努力。
作者
张春海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Zhang Chunhai
检索正文关键字
论文目录
-
一 “五族共和”与《临时约法》
- (一)“五族共和”的历史渊源
- (二)“五族共和”话语的出现
- (三)“五族共和”与《临时约法》
-
二 “五族共和”与北京政府宪法
- (一)“五族共和”实践效果的有限性
- (二)“五族共和”与北京政府宪法
- 结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