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书单 | 社科文献经典再版图书推荐(I)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4-01-22 13:55   浏览量 170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经受住岁月的洗礼,成为经典,它们或许是曾经绝版的学术专著,或许是吸引许多读者的畅销书。这些书的内容具有超越时空的相对稳定性,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对社会和读者都有着丰富的价值和吸引力。今天文献君为大家奉上社科文献【专业学术类】经典再版图书,一起来看一看那些具有生命力的再版好书吧!


01

马克思主义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

顾海良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总体上阐明马克思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观点、相关研究和争论的结论性看法,对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必须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经济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回答。



02

哲学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

万俊人 著


·  内容简介  ·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里,伦理学作为一门以人类道德生活为基本对象的科学,随着岁月的流逝,展示出愈来愈强大的生命力,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和理论格局。本书为清华大学文科一级教授、人文学院原院长万俊人的学术专著,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以充沛而精当的文献史料和深入浅出的阐释、分析和论辨,探讨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流变及一般特征,厘清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断代与理论传统,总结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各流派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和主要学术贡献与理论问题。本书是国内较早的系统完整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史著,兼具研究性和研究生教学的双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类学术史著述的欠缺,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伦理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又可以作为伦理学爱好者的工具书。



03

社会学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美]林南(Nan Lin) 著

张磊 译

张闫龙 校


·  内容简介  ·


在《社会资本》一书中,林南强调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来实现目标的重要性。社会资本或者说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人力资本或者说个体或组织实际所拥有的资源),促进了个体、社会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目标的实现。


林南将社会资本理论放在资本理论(古典资本理论与新古典资本理论)体系中,详细阐述了社会资本的要素、命题和理论发现,介绍了研究计划与研究议程,对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意义(例如首属群体、社会交换、组织、制度转型和数码网络)进行了理论说明。林南开创性地提出并且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为什么“你认识谁”和“你知道什么”在生活与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NO.2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

张静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聚焦于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性质,围绕以国家权威为中心的动员体系、权利界定体系、组织体系、法律责任和整合地位的现代性“建设”之作用等展开论述,试图以此揭示乡村冲突的结构和制度性来源。作者认为,基层社会的权利界定和实现,与国家的实质性关联仍然较弱,却与地方性权威单位的治理原则密切相关;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尚未使基层社会的治理结构、原则和规范发生朝向现代的根本性变化。本书是一部经典的乡村基层政权研究著作,对乡村建设实践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NO.3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双村百年: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吴毅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社会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叙述架构,对20世纪四川东部“双村”的村治历程进行考察,村庄的权威与秩序是考察核心。作者指出,影响20世纪“双村”村治的基本变量是“现代性”“国家”和村庄“地方性知识”,决定这三组变量互动关系与结构的是同一时期的中国革命。这场革命以自身的规律渗入上述互动,框架不同时期的村庄权威与秩序形态,进而形塑出“现代化背景下从国家、现代性依托革命对村庄社会的改造,到超越革命后的国家、现代性与村庄地方性知识共同重塑新村治格局”的变迁逻辑。


本书着笔细微,视野宏阔,九曲一折,纵贯百年,小村庄映显大历史。有关村治变迁逻辑的提炼,更富含超越个案的启示。




NO.4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 著

罗家德 等译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收录格兰诺维特六篇代表性论文,向国内读者介绍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行动间的关系,也就是新经济社会学和关系管理学的一些主要理论概念。格兰诺维特倡导的新经济社会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社会学界的显学,该学派试图将社会结构以及人的非理性因素如信任、情感等带入经济分析之中,开启了社会分析与以自利动机、理性选择为前提的经济分析之间的对话。



NO.5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社会网分析讲义

罗家德 著


·  内容简介  ·


《社会网分析讲义》是“清华社会学讲义”系列之一,自第一版发行以来,受到师生广泛好评。为了吸纳社会网领域的前沿主题和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删除了个别陈旧的知识点,增加了大数据与社会网。第三版内容涵盖了社会网(以及社会资本)领域的重要主题,定位仍是以初级分析技术为主、以NCINET指令为辅,同时提供一些研究范例作为学习参考,以便初学者能很快上手做社会网研究,是一本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入门教材。



NO.6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

朱眉华 文军 主编


·  内容简介  ·


本书对社会工作实务做了全面的阐述,是一本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用书。全书分为八章,主要对社会工作基本知识,社会工作的职业特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具体方法、常用模式、基本技能、主要领域和相关资源等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以帮助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内容。本书注重从操作层面阐述社会工作实务,除了必要的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外,着重分析了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者、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有效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的品质。



NO.7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团体社会工作

肖萍 著


·  内容简介  ·


《团体社会工作》(第二版)是对《团体社会工作》(反水投注网站 2001年版)的重新修订。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团体社会工作引论、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和团体社会工作实务。本书基于作者20年的团体社会工作教学、实务和研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团体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注重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及实务技巧的整合,内容全面丰富,兼具操作性和可读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及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参考书目。



NO.8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社区社会工作

周沛 易艳阳 著


·  内容简介  ·


社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方法之一。《社区社会工作》(第二版)集理论性、专业性与操作性于一体,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对社区社会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本书详细介绍了社区的概念和功能,社区社会工作的内涵目标、历史演进、理论基础、价值体系、介入模式、方法技巧,以及社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社区照顾、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本土化实践探索。为增加本书对于实务工作的指导价值,第二版增加了“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与“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技巧”两章。此外,结合我国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新进展,第二版增加了关于“社区工作者”与“社区治理”的介绍,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对数据进行了更新。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使用,也适合相关社区工作者培训以及社会福利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社会组织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参考。



NO.9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

[英]阿图罗·埃斯科瓦尔(Arturo Escobar) 著

汪淳玉 吴惠芳 潘璐 译

叶敬忠 译校


·  内容简介  ·


北美和欧洲的工业化国家何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仿效的模板?战后的发展话语如何创造了所谓的第三世界?在《遭遇发展》中,阿图罗•埃斯科瓦尔揭示了发展政策如何成为一种控制机制,其广泛而有力的控制毫不逊于殖民统治。埃斯科瓦尔对发展的话语和实践进行了富有启发的分析,并讨论了后发展时代的替代性愿景。他着重指出经济学家在发展话语建构中的作用,仅以哥伦比亚的案例就足以表明,粮食生产的经济学话语带来的只是不切实际的计划和更严重的饥饿。


新版的前言内容充实,埃斯科瓦尔回顾了自1995年本书出版以来有关全球化和后发展的论争,提出对“后发展”进行重新界定,以适应当下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他还以近年来拉丁美洲的社会运动为例,呼吁拓展发展的“多元研究”领域。



04

历史学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

王子今 著


·  内容简介  ·


生态环境是文明演进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背景。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进程也影响并改变着生态环境。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对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的考察、理解和说明,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主题。《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分别从秦汉时期的气候变迁、水资源、野生动物分布、植被等方面论述当时的生态环境条件,也分析了“影响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的人为因素”和“秦汉人的生态环境观”。将“生态环境与秦汉社会历史”也作为一个专题有所说明。作者还在“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的个案研究”题下就若干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可以说是第一部中国生态环境史的断代研究成果。



NO.2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

李细珠 著


·  内容简介  ·


督抚制度起源于明,形成于清。作为省级行政长官,地方督抚是介于清朝廷与府厅州县基层政权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运作功能。在清末新政中,地方督抚既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影响清廷中央的新政决策,也是在各省推动新政具体实施的实际主持者,可见其在新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清廷通过新政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地方督抚的权力及其对清廷中央决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演变,从而使晚清权力格局发生明显的变化。辛亥鼎革之际,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变成“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其总体表征是中央与地方权威一并流失,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地方无力效忠中央。“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形成,其直接后果是清廷中央与地方均不能有效地应对革命,致使清王朝走向覆亡之路;其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是掌握军队尤其是新军的军人势力的崛起,出现军人干政,导致民国初年的军阀政治。




NO.3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考古学和科技史

夏鼐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收录夏鼐科技史与考古学相关文章十六篇,含插图一百余幅,原由作者亲自编定,王世民研究员增补。本书结合考古新资料以研究中国科技史中的某些问题,范围涉及天文学、数学、纺织学、冶金学等方面的历史。著者不仅利用考古学方面的新发现,并且引用许多文献,相互参证,以阐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一些光辉的成就,同时也纠正了中国科技史上某些错误的说法,使我们关于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要贡献,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所附图片,除考古文物的实物照片外,还有许多作者绘制的精美示意图,如还原纺织物的花纹、模拟古代工具器物的工作原理、图示古代天文知识等,大大增强了本书可读性,不仅可供研究中国科技史工作者、考古文物工作者以及一般史学工作者参考之用,而且可作为科普性读物供学生群体等大众读者阅读。



NO.4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德]丹尼尔·施赖伯(Daniel Schreiber) 著

郭逸豪 译


·  内容简介  ·


对桑塔格来说,“最后的知识分子”的荣誉应该属于本雅明。《在土星的标志下》的末尾有一段令人十分动容的话,它不仅标志着一个个体存在于世的使命,更标志了知识分子时代的终结。这段话也是桑塔格一生的基调,她写道:在末日审判时,这位最后的知识分子——现代文化具有土星气质的英雄,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睥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且超人的方式来捍卫精神的生活,直到永远。



NO.5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明末农民战争

袁良义 著


·  内容简介  ·


17世纪30~70年代的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古代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作者充分运用官方和私家撰述,以及档案资料,细致论述了明末农民战争的整个发展过程和具体作用。修订版经作者倾力校核增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05

经济管理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理论与实践

刘宇 主编

肖敬亮 邓祥征 [美]巴德里·纳拉亚南(Badri Narayanan) 副主编    


·  内容简介  ·


本书旨在对目前在政策评估领域广泛使用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进行详细的介绍,弥补该领域中文专业书籍的匮乏。本书总体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模型的理论进行介绍,从模型的理论基础、构架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模型展开剖析,并且对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型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重点集中于对模型的应用,精选了作者使用GTAP模型的经典分析案例,从若干具体经济问题出发,向读者充分展示模型的使用方法,并对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读。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不仅能对GTAP模型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更能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学习,推动这一方法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




识别下图二维码

购买社科文献好书~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