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书单 | 哲学与社会发展文丛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9-21 14:23   浏览量 96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哲学与社会发展文丛”是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策划出版的系列学术图书。文丛试图以哲学的方式对当代社会发展进行多视角的反思性研究。在社会发展的元理论研究与问题研究、反思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本质与价值、方法与模式、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反思,以及社会发展的世界经验与中国经验等方面拓辟哲学观照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域。

文丛作者是以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学术团队。文丛拟以哲学教研部正在研究的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不定期、不定量地陆续推出相关研究成果。

文献君整理了文丛目前已出版的15本书籍,快来一起看看吧!




01


哲学沉思与审美沉思


陈遵沂 著

2023年9月出版/定价138.00元

ISBN 978-7-5228-2398-0


哲学固然应该关注高深的学术话题,但更应该体现作者的感悟与意趣,哲学的文字不应该是干瘪的,而应该是灵动的。本书为陈遵沂的论文选集,共分为四个部分:学术随笔、传统文化研究、中西方文化问题研究、朱熹与闽学。本书主要围绕着哲学沉思与审美沉思而展开,是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哲学史,尤其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思考和研究的结果,研究还旁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问题、文化问题。

02


哲学的反思与反思的哲学


林默彪 著

2023年7月出版/定价128.00元

ISBN 978-7-5228-2079-8


本书为哲学论文集,收录作者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研究》《东南学术》《福建论坛》等刊物上发表的20多篇学术论文,涉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哲学认识论、文化哲学、社会转型、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论题,体现了作者对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刘刚 著

2022年12月出版/定价108.00元

ISBN 978-7-5228-1053-9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观照,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背景、理论基础、实现理路、生动实践、鲜明特征、出场意义、推动策略,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科学指南,为新时代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借鉴。

04


生成与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李海星 著

2022年10月出版/定价98.00元

ISBN 978-7-5228-0429-3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本书从“西方现代价值理念的历史源脉”“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治理的价值重构”等七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与实践逻辑为中心线索,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生成逻辑,厘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西方现代价值理念的联系与本质区别,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立场、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之间的历史与逻辑关联,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问题指向和实践路径,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人民价值共识、凝聚精神力量,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05


民间环保组织与生态文明建设


李永杰 著

2021年6月出版/定价98.00元

ISBN 978-7-5201-8038-2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和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民间环保组织也是一支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力量。本书力图探讨民间环保组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

本书首先介绍了民间环保组织对环境教育事业的推进。其在环境教育上是政府的有益补充,积极普及环境知识、倡导环保理念,在诸多实践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其次,集中笔墨介绍了民间环保组织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情况。民间环保组织是化解生态困境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它制止各类环境破坏行为,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再次,展示了民间环保组织如何在与政府的互动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是主导,是顶层设计者,民间环保组织是协助者,是有益力量。最后,提出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并给出对策建议。

06


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


王斌 著

2021年6月出版/定价78.00元

ISBN 978-7-5201-7699-6


本书运用复杂性思维探索现代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演进,揭示出文化、经济、政治这些相继介入科技发展的社会力量都促成了不同的科研模式,并耦合成一个复杂的科技系统。每一种推动科技的社会力量都是为了借助科技实现自身期望,但是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由任一力量主导科技系统都会限制其多元社会功能的实现,而且这些社会功能往往还能通过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多级反馈环路彼此弥补各自动力源的缺陷,因此科技发展的理想模型应是各种价值取向的科研活动都能均衡发展。本书以此纠拨那些偏狭的社会价值取向,为我国科技的全面发展提供建设性思想资源。

07


资本现代性批判与发展观变革


何建津 著

2019年10月出版/定价78.00元

ISBN 978-7-5201-5355-3


二战之后人类对发展有了普遍自觉,但如何认识和化解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人们见仁见智。在现代性视域内的反思批判和后现代思潮的反思批判,往往将发展后问题归结于思想的原罪。马克思理论对发展后问题的反思批判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明确而彻底。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鲍德里亚立足于当今时代消费主义泛滥这一发展后问题,不仅否认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批判效力,而且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鲍德里亚这种错误指责,根源于他对马克思的哲学缺乏准确把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的这一思想基因,对生态危机这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未曾集中系统分析的发展后问题进行深入批判,为我们运用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反思批判发展后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窗。以发展为实践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面临着如何继续推动中国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也面临如何化解越来越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仍然是实现当代中国发展观与时俱进的重要遵循。

08


社会转型与人文关切


林默彪 著

2018年8月出版/定价98.00元

ISBN 978-7-5201-3150-6


本专著从哲学生存论的思域来检视当代中国现代性问题。研究的问题域主要是在反思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这四重生存关系的“疏离化”中被提出的。对此以哲学生存论的视角倾之以人文绳墨和价值建构,正是本专著所谓人文关切的重心所在。对现代性问题的哲学生存论的反思本质上是人文的反思,对当代人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关切本质上是人文关切。哲学生存论必须回应时代的人文呼唤,以唤醒人们对自身当下生存状况的人文自觉——个体对体现真善美圣的人文价值的认知和认同,这是哲学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所当有的使命。

09


关于政治义务原理的演讲


[英]托马斯·希尔·格林(Thomas Hill Green) 著

郝涛 译

2018年12月出版/定价78.00元

ISBN 978-7-5201-4151-2


托马斯·希尔·格林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政治哲学家,他反对洛克、霍布斯等信奉的经验主义。格林在牛津大学任教时公开批判经验主义,提倡思辨哲学并大力推行德国唯心主义。在他的影响下,英国涌现了很多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批判了盛极一时的功利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他认为英国的很多社会问题源于社会上缺少某种社会上普遍认可的社会和政治原则。格林借助于理性工具提出了公共良善理念,他提出这个理念的目的是逐渐让人们意识到某些内在的政治原则进而打破经验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10


杜伊威尔的社会政治哲学研究


郝涛 著

2017年11月出版/定价68.00元

ISBN 978-7-5201-1621-3


本书的目的是深入与系统地讨论杜伊威尔的社会政治哲学,力图展现出杜伊威尔社会政治哲学的整体图景。在讨论杜伊威尔社会政治哲学之前,先讨论他的哲学批判路径与本体论。

在此基础上,首先介绍杜伊威尔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杜伊威尔对政治哲学的常见概念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同于我们耳熟能详的哲学家。其次,详细探讨杜伊威尔的社会哲学以及他划分社会结构的基本方式。再次,集中笔墨系统展示了杜伊威尔的国家观,他对国家的倚重程度与黑格尔相似,但避免了极权国家的窠臼。最后,简单反思了杜伊威尔的社会政治哲学。通过批判自由主义哲学的基本张力,突出了杜伊威尔哲学理念的优势,并提出了杜伊威尔哲学的几点不足。

11


“尚情”思潮的生命审美研究:晚明人情小说的“理”与“欲”


姜家君 著

2017年10月出版/定价68.00元

ISBN 978-7-5201-1439-4


晚明时期封建集权统治腐化松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并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此时,儒家哲学由“理”到“情”的本体转向,与市民阶层个体意识的觉醒相呼应,形成了新的“尚情”思潮。本书即以晚明时期的人情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个体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通过“情”的演变,即从“情欲”的觉醒到“欲”的泛滥,再到“理”的回归,展现生命的内向探索过程。以生命存在为视角对晚明文化的考察,展现了儒家正统意识形态与世俗大众文化的对立与融合的过程。在理与欲、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一系列矛盾中,个体生命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即一种审美与伦理的统一,既是历史问题,也是建构当代社会的新的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

12


论经验知识中的给予


郑辉军 著

2016年6月出版/定价65.00元

ISBN 978-7-5097-9017-5


在当代知识论中,是否存在直接的、确定的经验基础,是个基本问题。由此衍生出的知识论问题,构成了当代知识论论争的重要领域。对经验知识基础的研究集中地表现在给予上。本书主要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给予论的代表观点,得出给予论争辩的核心是经验内容是否有概念的争论以及当下给予论的最新发展。

13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源流及其当代影响


李永杰 著

2016年12月出版/定价78.00元

ISBN 978-7-5201-0061-8


本书意在探讨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渊源及流变。重点梳理探讨了市民社会思想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演变,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内涵,市民社会思想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传播过程中的流变。尤其是探讨了市民社会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东欧诸国以及中国的发展演变情况,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研究情况。本书最后部分还探讨了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14


人性与政治


周前程 著

2015年12月出版/定价89.00元

ISBN 978-7-5097-8181-4


人性与政治的关系是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这一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人本身出发来探讨人性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一定的人性决定一定的政治,政治的正当性在于其对人性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维护;二是从人的对象出发来探讨人性与政治的关系——具体的政治决定具体的人性,政治通过控制人的生存对象和生活对象而对人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以人性为政治立法,在政治制度的建构中贯彻人的主体性原则,实现人性与政治的良性互动,这是人的发展和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

15


现代社会组织与社会和谐发展


李永杰 著

2014年8月出版/定价98.00元

ISBN 978-7-5097-6138-0


本书研究的是现代社会组织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选取了自下而上的民间角度,分析现代社会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特殊作用,并且涉及到和谐社会的现代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和谐这些比较深入的理论问题。现代社会组织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可以为哲学爱好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