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尚晓援、乔东平、王小林、姚建平|《中国儿童福利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经管领读

发布时间 2022-06-29 13:54   浏览量 49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儿童发展涉及国家和千家万户的未来。儿童福利发展战略关系到为所有儿童提供公平的人生起点、平等的发展机会,以及安全的、充满爱和正能量的成长环境。


本书基于文献研究结果和大量实地调研资料,探讨了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理论框架,考察了儿童福利现状,回顾了过去40余年中国在儿童福利发展上的成功经验和获得的教训。


本书提出国家应建立部分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制度:为所有儿童提供普惠的福利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安全保障和社会参与服务等,并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和有针对性的儿童服务。


中国儿童福利发展战略研究


尚晓援 乔东平 王小林 姚建平 著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

ISBN:CN 978-7-5228-0157-5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阅电子书


作者介绍


尚晓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退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英国Sussex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会长。曾受民政部委托,主持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儿童福利院养护方式调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需求调查、全国孤儿排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排查。


乔东平,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


王小林,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兼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咨询专家。


姚建平,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贫困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咨询专家,中国—欧盟社会保障改革项目中方专家等。


章节摘要


第一章 有关儿童福利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问题


作者阐述了儿童福利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区分了社会福利中的“状态“和”制度“。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是一个社会为达到理想的儿童福利状态所承担的制度化的集体责任,核心是政府责任。这是广义的儿童福利制度。为此,需要社会在儿童福利的理想状态和怎样达到这个状态方面持有“社会共识”,即儿童福利理念。中国儿童福利理念的思想来源有三方面:一是传统的父权制家庭中心的儿童福利理念;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下形成的儿童福利理念;三是来自西方福利国家传统的儿童福利理念。作者认为,国家对儿童福利承担主导责任、儿童平等发展、家庭对儿童成长有决定性作用、儿童利益优先这四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儿童福利理念共识。本章提出,中国需要建立部分普惠的儿童福利制度。


第二章 儿童福利制度分析


本章从目标体系、服务对象、项目体系、资金和服务提供方面分析中国儿童福利制度。①制度目标可以概况为保障儿童权利、增进儿童福祉、促进社会公平和贡献国家发展。②服务对象包括所有不满18周岁的公民,优先关注处于监护困境、经济困境、医学困境、社会困境等儿童群体的特殊需要。③中国正在建立基于公民权利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提供体系,国家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经费责任,儿童从提供给所有公民的福利服务中受益,也从专门针对儿童的福利服务中受益。④国家还通过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承担了为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最低或基本生活保障的责任。在儿童照料和养育、儿童保护等方面,家庭仍然承担着主要责任。


第三章 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战略环境


中国儿童福利发展面对三大战略挑战。战略挑战一,相对贫困,包括:①相对收入贫困持续存在;② 相对能力贫困凸显,存在儿童高级能力发展中的不平衡(如大脑潜力的开发、高级认知技能、社会行为技能以及能够预测适应能力),需要社会政策为儿童高级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减少不平等代际传递的深度;③需要创造条件,使现在和未来的儿童成为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战略挑战二,人口,包括:①儿童总数和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下降;②育龄妇女人口规模和后续出生人口规模将大幅缩减;③生育成本过高和生育意愿下降。战略挑战三,进入高风险的发展阶段,多种风险可能叠加发生,需要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减少风险对儿童的冲击和影响。战略挑战四,如何回应前沿技术变革对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本提出的新需求。战略调整五,家庭对人力资本投入占GDP比重减少。


第四章 中国儿童发展状态综合分析


儿童发展涉及儿童的生命健康、教育和保护,以及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本章运用综合性儿童发展指数评价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儿童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儿童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国未来迈向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但是,儿童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教育不均衡的持续存在甚至扩大;婴幼儿发育迟缓和农村儿童营养问题需要公共政策给予重点关注,部分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也需要更加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此外,需要特别关注儿童面临的意外伤害风险。


第五章 儿童福利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2020年后,中国扶贫工作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本章首先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视角梳理了缓解相对贫困的教育扶贫理念。其次,回顾了中国的教育扶贫战略及不同阶段教育扶贫政策和其特征。再次,通过国内教育扶贫的纵向比较和横向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国教育扶贫政策取得的成效,总结出中国教育扶贫的主要经验。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缩小发展差距提出教育帮扶政策展望。


第六章 中国儿童福利的收入支持和现金救助体系


本章先按照是否选择受益对象和对受助对象是否有行为约束两个维度,将国际上儿童现金转移支付分为普惠式模式,无条件、瞄准式模式,以及有条件、瞄准式模式三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国家选择不同儿童现金转移支付模式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为了考察中国困境儿童现金救助的情况,课题组选取云南、江苏及湖北三个省进行实地调查,对被访低保儿童、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现金救助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分别对我国瞄准式儿童现金转移支付项目和普惠式儿童现金转移支付项目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研究


本章对国内外儿童福利服务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基于对4省7县市政府主管部门、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社会服务机构、社区儿童之家、父母等的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呈现我国儿童福利服务需要/需求和供给的现状、经验和问题。为解决儿童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探索我国实现“部分普惠制”儿童福利的路径,新时代以服务形式提供的儿童福利应该是普惠性的,即国家根据儿童的普遍性需要和特殊群体需要,提供教育、医疗、残疾康复、替代性养护和儿童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在发展型儿童福利视角和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提出构建“全儿童视角”的普惠性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基本要素、机制和策略。


第八章 关于中国儿童福利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儿童福利发展战略涉及九个宏观问题。一是四个战略目标:实现儿童发展机会平等,增加新生儿数量、提高儿童素质、保障儿童安全。二是国家发展战略决定儿童发展状态,儿童发展亦促进国家发展。三是还生育权于家庭,赋权家庭;提高家庭的儿童养育能力,赋能家庭,建设健康的家庭环境。四是在福利服务的提供上,要节制资本和监督市场,扶植非营利机构。五是建设部分普惠的儿童福利制度。六是对儿童的现金救助项目,应主要是补缺性的;为了鼓励生育,考虑在部分地区试行普惠性项目。七是基于“全儿童视角”提供普惠性儿童福利服务,并解决儿童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八是建设儿童安全和儿童友好的发展环境。九是缓解相对贫困(收入和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本书目录

第一篇历史理论制度状态


导言003

一研究背景003
二理论框架: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儿童福利的类型研究006
三研究视角008
四研究方法011
五本书结构012


第一章有关儿童福利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问题019
一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020
二广义的儿童福利和狭义的儿童福利025
三部分普惠的儿童福利制度033


第二章儿童福利制度分析037
一儿童福利制度的目标体系037
二儿童福利的对象039
三儿童福利项目和国家对儿童福利的责任承担052


第三章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战略环境:风险与机遇并存077
一中等高收入群体和广大的低收入群体并存079
二儿童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人口危机渐行渐近080
三进入高风险的发展阶段082
四前沿技术变革对儿童发展的要求083
五家庭对人力资本投入占GDP比重减少085
六新发展态势下儿童福利的战略选择085


第四章中国儿童发展状态综合分析088
一中国儿童发展的综合评价088
二中国儿童生存、营养与健康状况092
三中国儿童教育状况095
四中国儿童权利保护状况096
五中国儿童生活质量097
六中国儿童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098
七讨论103

第二篇儿童福利与国家发展


第五章儿童福利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教育扶贫的理念、实践与政策展望109
一引言109
二缓解相对贫困的教育扶贫理论111
三中国教育扶贫战略回顾及转变114
四中国教育扶贫的现实考量119
五儿童福利发展战略和缓解相对贫困的教育政策125

第三篇困境儿童福利


第六章中国儿童福利的收入支持和现金救助体系131
一儿童现金转移支付模式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分析131
二西方发达国家儿童现金转移支付政策140
三拉美国家有条件的瞄准式儿童现金转移支付144
四中国困境儿童现金救助:实地调查分析147
五战略思考:中国儿童收入支持和现金救助体系将怎样发展157


第七章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研究167
一引言167
二国内外儿童福利服务研究综述170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190
四中国儿童福利服务的现状、经验和问题194
五中国儿童福利服务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体系构建236


第八章关于中国儿童福利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259
一关于儿童福利发展的战略目标259
二关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儿童福利的发展261
三关于国家、家庭和儿童262
四关于国家、家庭和市场:节制资本和监督市场264
五儿童福利的提供原则:部分普惠的儿童福利制度264
六关于中国儿童收入支持和现金救助制度的战略思考265
七关于建立“全儿童视角”的普惠性儿童福利服务266
八建设儿童安全和儿童友好的发展环境266
九缓解相对贫困,儿童福利任重道远266


策划:HN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