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新书速递 | 《元曲家传记资料汇辑校笺》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6-29 13:53 浏览量 369
28
六月
星期二
元曲素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元人罗宗信即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
—— 《元曲家传记资料汇辑校笺》
元曲素来与唐诗、宋词并称,元人罗宗信即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然与后两者相较,元曲作家除少数偶作散曲的“名公”外,绝大多数是身份弗贵的“才人”,关于他们的生平资料留存下来的极少,以至如关汉卿这样的元曲大家,其本名(汉卿是字)也不为人知。孙楷第先生曾以一己之力从元人别集、史传、笔记和明清方志中首次检出大量新材料,撰成《元曲家考略》一书,实为元曲家生平考证的第一功臣。
2015年笔者在山东大学师从袁世硕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袁先生正拟做钟嗣成《录鬼簿》的整理笺注工作,为在作家生平研究方面较前人能更进一步,袁师令我依托《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编一部《元曲家传记资料汇编》(有史传、墓志铭者不收录)。为做好这项工作,除按图索骥将《元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列出的元曲家文献名目辑出汇编外,我还利用目录文献翻检了元人史传、别集和明清时编撰的有关元代石刻文献、书画题跋、道藏文献,同时关注考古新材料,较孙先生《元曲家考略》有不少新的发现。在此基础上,与同门师姐张倩倩一道协助袁师完成《录鬼簿及续编校订笺释》一书,其间还择取材料较完备、有所新获的十九位元曲家行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可以说,《元曲家传记资料汇辑校笺》与我的学位论文《元曲十九家行状考辨》及袁师的《录鬼簿及续编校订笺释》是一体三面,各有分工和特色。
此次结集付梓,一方面在原基础上新增了篇幅,同时还做了另两项工作:一是对常见的高频率引用文献做版本校对,二是对部分文献中隐含的历史信息略作考证。对于与元曲家同名的人物资料原则上也收录,有些可以考辨是否为曲家,有些一时难以做出断然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这些材料置于传主之后另辟的“考辨”中,以供学界研讨使用。此外,还有一些是与曲家有密切关联的人物的材料,他们对于考证曲家生平也很重要,而这些人也都没有正史传记或行状存世,如王博文之于白朴、罗宗信之于周德清、王绎之于王晔,这些人的材料以“附录”形式放在传主之后。总之,力求提供一部完备、准确、实用的元曲家生平资料集,为元曲家史实研究夯实文献基础。
依据学界对元曲文体的最新认知,书稿分上编“散曲家”、中编“杂剧家”和下编“南戏家”。上编收录70人,中编59人,下编2人,共计131人。《录鬼簿》以编者自身所处的年代为时间坐标,分元杂剧作家为“前辈已死”、“方今已亡”和“方今”三个阶段,也即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对元杂剧历史发展阶段的三分法。本书对杂剧家的分期也依从此法,分为三个时期。元散曲的第一代作家元好问、杜仁杰等,正好是杂剧第一代作家白朴的父辈,这样的话,以杂剧家的分期类推,散曲作家比杂剧作家整整早了一代,分为四期。《录鬼簿续编》中记载的散曲家、杂剧家列入“元明之际”。下编之萧天瑞、高明,是南戏作家,其所作为元代南戏,理应被涵盖在“元曲”的范围内。作家排列的先后次序,以增订本《录鬼簿》及《续编》为据,二书未著录的曲家,依其年代缀于二书所著曲家之后。
为便于学界核检使用,这里将本书引用的主要元人别集版本信息介绍如下:
《遗山先生文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一年戊午李瀚刊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光绪方戊昌本。
《牧庵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元文类》。
《秋涧集》,以明刊本递补元至治初刊本(简称“元刊明补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十一年本(简称“弘治本”)、清宋宾王钞校本(简称“宋钞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简称“荟要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紫山大全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国图藏翰林院抄本、永乐大典残卷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西岩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国图藏翰林院抄本。
《雪楼集》,以清宣统影刻明洪武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中庵集》,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元元统二年《中庵先生刘文简公文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清抄本。
《张养浩集》,以元刻本《张文忠公文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归田类稿》、毛堃校刻《归田类稿》(简称“毛刻本”)。
《吴师道集》,以明抄本《吴正传先生文集》为底本,校以国图藏清初抄本《吴礼部文集》(简称“清抄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礼部集》、《续金华丛书》本《吴礼部文集》(简称“金华本”)。
《清容居士集》,以《四部丛刊》影印元刊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郁氏宜稼堂丛书本。
《侨吴集》,以明弘治九年张习刻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嘉庆姚鍸过录知不足斋本。
《贞居集》,以《武林往哲遗著》本《贞居集》九卷本为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元刊本《句曲外史贞居先生诗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毛晋刊《元人十种诗》本。
《石田先生文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刻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元四家集》本。
《滋溪文稿》,以《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所收抄本为底本,校以北大图书馆藏李盛铎藏抄本、张均衡《适园丛书》本、徐世昌退耕堂刻本、元刊残本。
《梧溪集》,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明景泰重修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元诗选》本。
《石初集》,以乾隆三十七年活字印本《存存稿》所收《石初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民国八年南昌退庐刊《豫章丛书》本、《元诗选》本。
以上所列为常用元人文集的版本情况,还主要借鉴了现代学人关于这些别集的整理校对成果,书中引文及书末参考文献中均注明,这里不再重复罗列。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引用频率极高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则简称“四库本”。
笔者在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结撰的另一部书稿《元曲家考实》附录部分编有《元曲家研究论著论文索引》,为避重复,本书参考文献中仅列古籍文献,学界研究成果在正文中有引用者加括号注出。
本文节选自《元曲家传记资料汇辑校笺》前言。
新书速递
都刘平 辑注
2022年5月出版/168.00元
ISBN 978-7-5228-0093-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都刘平,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元曲学、古代戏曲史的教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级课题3项。与袁世硕、张倩倩合著《录鬼簿及续编校订笺释》,发表学术论文30馀篇。
策划:佟 譞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