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新书速递 | 知名文化学者由兴波潜心力作,寻迹“唐宋八大家”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5-23 08:48 浏览量 150
20
五月
星期五
“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深刻地表现了生活。跳跃着的文字,跨越了千年的历史,浸润了读者的心灵。
—— 《浮生次第:寻迹“唐宋八大家”》
用思想和文字点亮人生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坛上一个璀璨的星座,每个人都星光熠熠,合起来则闪耀天际。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以散文闻名的八位作家:唐代两位——韩愈、柳宗元,宋代六位——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这八位作家的文章首先由明初朱右选编汇总,名为《八先生文集》,编者的初衷是将好的文章编辑到一起,便于学习。到了明代中期,另一个散文家唐顺之编了一本《文编》,也只收录了这八个人的作品。再之后,茅坤依据前面两人的成果,选了这八家的部分文章编为《唐宋八大家文钞》,这部书流行最广。此后,“唐宋八大家”作为一个整体,渐渐为人所接受。茅坤也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唐宋八大家”概念的人,这个名称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唐宋八大家”的很多文章读者都耳熟能详,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黔之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洵的《六国》、苏轼的《赤壁赋》、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曾巩的《墨池记》等,都是古文的经典名篇,也是散文写作的范本。对这些传世的名篇进行细致赏析,可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体会到文字之粹美,体悟到思想之深邃。千百年来,无数读者从中汲取知识营养,学习文章写作,陶冶情操。
言为心声。
“唐宋八大家”不单在文学上垂范后世,在政治活动、个人生活、思想境界、艺术创作等方面,亦足以彪炳史册,光耀千古。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在唐宋的思想变革中影响巨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在北宋的政治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欧阳修、苏轼等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八位作家在个人生活方面都经历了诸多波折与磨难,却都能勇于面对挫折,体现出了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从他们留给读者的文字中,透露出他们的丰富生活经历与精神财富。“唐宋八大家”丰富的人生,更值得每一位读者去仔细体悟,即全面而深刻地体悟他们的思想意蕴。
生活是最好的书,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读者。
“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深刻地表现了生活。跳跃着的文字,跨越了千年的历史,浸润了读者的心灵。
力挽狂澜的思想勇士
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 年),潮州知州王涤邀请苏东坡撰写一篇碑文,东坡欣然应允,不久完成。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八个朝代,在这期间,文人写文章越来越注重外部技巧,同时忽略了内在实际的内容,浮华不实。而文学样式的衰落,反映着内在道统的衰落。这段时期内,有人过于沉溺佛老学说,陷入迷信,甚至抛妻弃子不事生产。到了中唐,终于有一个人起衰济溺,他推行了古文运动,恢复了传统师道,有志文人纷纷相从,新的创作蔚然成风。他希望借文学恢复道统,其文章于盛唐一代高峰独树,他自己更是毕生都在为王朝统一、儒道复兴而战斗。
这个人就是韩愈。
苏轼的文章撰写于韩愈庙重修之际,名为《潮州韩文公庙碑》。不仅苏轼给予韩公高度评价,自当时直到后世,都无人能够否认他在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承隋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军事力量强大。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免受战乱流离之苦,生活富足。政府底气足,放松了对于思想言论的控制。唐代儒、道、释三教并存,从没有哪一个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宽松的思想环境下,人们对于外族、外邦的风俗与事物也更容易接受,大唐吸纳外族文化的同时,也向外输送文化,辐射形成“汉文化圈”,其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甚至西亚,大唐与欧洲的交流也十分广泛。
上述的种种条件,如一片深厚肥沃的土壤,使唐代文学得以兴盛发展。大唐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人有条件离开家乡,到各地漫游。漫游的路线中,去长安或者吴越(今江浙一带)最为有名,留下了种种美谈。他们或去长安求取功名,或去吴越,感受祖国山水的秀丽与壮美,激发了胸中的创作豪情。中国诗歌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唐代因此有“诗唐”的称谓。散文创作也随着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变化,逐渐脱离六朝浮华之风。
然而,经过“开元盛世”的繁荣,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开始享乐,过上了不思进取的生活,一些积累下来的社会问题也渐渐显露,直至沉疴难起。到了中晚唐,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中央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安史之乱”之后国力久久得不到恢复,百姓生活困苦,传统的儒家思想随之衰落,想要恢复先前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韩愈就生活在这样的时期,他才华横溢,矢志不渝,努力为唐王朝寻找一条复兴之路。他开创了新的散文风尚,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名垂千古。
(节选自《浮生次第:寻迹“唐宋八大家”》,由兴波 等 著)
推荐阅读
由兴波 等 著
2022年5月出版/68.80元
ISBN 978-7-5228-0006-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由兴波,文学博士、书法文献学博士后,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乌克兰基辅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团长等职。出版专著《诗法与书法: 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千年英雄苏东坡》等1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20 余项。
书籍目录
侘寂之美:唐诗中的理想国
李静 著
2021年3月出版/49.80元
ISBN 978-7-5201-7759-7
本书选择了100首精美的唐诗,分成最为经典的十类题材,加以重新的诠释。其中既有对春花秋月等自然风物的细心描摹,又有登山临水时的深情咏叹,更有面对历史古迹时的深沉反思,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对这十类诗歌的解读中,我们既可以感知到唐代诗人们五彩斑斓的诗性生活,开阔自己的历史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接受美的熏陶,愉悦精神,享受快乐;又可以涵养性情,调适心境;更能够濡染古人崇高的精神,提高我们的人生修为。本书的语言浅而有味、浅而有思;全新的阐释,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因此,本书是集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唐诗选本。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