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甲骨文 | 京东3月销量榜TOP30
作者: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2-04-18 14:22 浏览量 189
甲骨文ioracode
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
1
1
1
间谍与叛徒
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
[英]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 著
袁鑫 译
豆瓣推荐
1
2
1
天国之秋
[美]裴士锋(Stephen R. Platt) 著
黄中宪 译
谭伯牛 校
豆瓣推荐
1
3
1
野蛮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英] 基思·罗威(Keith Lowe) 著
黎英亮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0
以详细丰富的原始档案、访谈记录和学术著作等素材,真实而立体化地再现了二战结束后的几年里,欧洲大陆的真实状况。透过本书的记述,可以发现那种把二战胜利视为正义战胜邪恶的说法,是极其简单和不负责任的。复仇、杀戮、仇恨、清洗和极权统治等反人类行为,在二战结束后,不仅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甚至还更加变本加厉。用一位豆瓣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洪水过后,波浪依旧滔天”。人类文明的进步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伴随着逆转和反复。
1
4
1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0
这套书完全颠覆了原来我对历史书枯无味的印象。描述了君士坦丁堡一步步如何“成为”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举着伊斯兰“圣战”的旗号如何觊觎欧洲大陆,一步步蚕食北非海岸;代表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继承者——拜占庭帝国,整个基督教世界是如何看似团结,实则貌合神离、四分五裂。以及一直打着自己小算盘,西班牙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皇朝。残酷的战争,嗜血冷酷的苏丹,优柔寡断、又自私自利的哈布斯堡皇帝,墙头草威尼斯人,极力维护基督世界称霸的教皇..... 一幕幕像闻到血腥味的围城战,犹如身临其境,像看电影,又比电影多了很多细节描述,实是爱不释手。
——小玩意
1
5
1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3
美国视野下1945年国共博弈,角度比较客观,史料也非常翔实。国共关系现实意义的转折点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以及1945年苏联百万部队进入东北,历史的天平已经明显倒向了延安。美国人看待国共关系过于天真,以致于被邪恶的苏俄与骑墙的中共耍得团团转,再加上那位20世纪最无能的政治家常凯申,美国人的努力最终徒劳无功。
——安德烈大叔
1
6
1
金雀花王朝
缔造英格兰的武士国王和王后们
[英]丹·琼斯(Dan Jones) 著
陆大鹏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虽然很厚实,但是对于240年的王朝历史来说,整本书的写法还是遵循通史的体例,每个国王篇幅都很平均,属于快速通关。看金雀花王朝历史对于理解欧洲封建制度很有帮助,也对于理解欧洲今天的政治模式很有启发。总之欧洲人的契约精神是深入骨髓的,这是他们历史发展脉络里遵循的主轴,他们的封建制虽然混乱且搞笑,相比起同时期宋朝建立的文官制度简直像部落政治,但对契约关系的推崇也成为后世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基础。甲骨文书本装帧很棒,设计师福音。
——易兮
1
7
1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超好看!推荐作者的其他作品!玫瑰战争很大程度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君主早逝幼主当权所引发的混乱,架空了王权;但凡有一点金雀花血统,都可以去争夺王位——成为近百年中的“约定俗成”。最后都铎灭掉所有金雀花,也就成了势所必然。这就导致,以血统争夺英格兰王位的矛盾,逐渐让位于宗教纷争。而宗教纷争,直接形成不同形态资本主义的分化,以及其奉行的不同资本主义精神的分化——其差异,于今日之英国和美国,就能看得出来。
——大-燕-威-王
1
8
1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2
杨斌教授十八年磨一剑的优秀成果。以海贝和贝币为切入口,从全球史、区域史、经济史、社会史、海洋史的角度,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梳理了从马尔代夫到印度,东南亚,中国,西非,太平洋诸岛和北美的海贝与贝币的同质性,非均质化与其传播运输。否决了很多前人错误的观念,建构了“贝币世界”的概念。总的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历史学学术著作。
——宇
1
9
1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0
这是一本简略得当的冷战简史,疏朗的行文保证了文章详略有序、主次分明。冷战作为非自发却不可逃避的重要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现世代,是人类对不同社会组织形式的对照实验和不同政治理念的直接竞争。东欧苏联剧变不应简单的归结为共产主义理论的失败,而是一种以机械思想理论指导战略造成失误而引发的崩溃。反观美国,以胜利者之姿一家独大,反而使其在国际政策上失去了冷战时期的灵活和创造力,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这种保地盘、保势力范围的做法,与苏联何异?冷战还带来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遗产。没有被导弹吓到的政府却被意识形态的软文明手段征服。冷战后意识形态武器已成为各国间斗争的主要手段,动荡了整个国际社会。未来国家间的热战可能越来越少,军备竞赛的小冷战可能时常出现,意识形态暗战将成为主要颠覆手段。
——巴士底的猫
1
10
1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1
作者的考证能力极强,细致勾勒出1931-1932年间政治变化。但在论述蒋介石最终取得最高领袖地位上,略显不足。仅以“军事需要”、“外患”作结,有种虎头蛇尾。事实上1932年的蒋是忍让,依次,研究时段或可更进一步推后。全书可看做“蒋、汪、胡的分分合合”,但在论述上以蒋为主,疏于对汪、胡的分析。个人认为,汪、胡和蒋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人曾历民初政治,算是遵循民国“政治逻辑”的政客。作者单独讲了地域观念,但“地域观念如何淡出党内权力斗争”部分论述其实一带而过。该部分算是深层剖析党内政治分合原因的一章,其实,分合原因当然还囊括了包括国民党结构设置的原因,当然,这不在本书的探讨范围内。总之,该书的考证细致入微。无论是了解大革命后抗战前国民党政治分合,还是学习研究国民党史的方法路数,都有重要参考作用。
——叶还
甲骨文京东销量榜No.11-No.30
11 阴谋论中的希特勒:第三帝国与偏执想象
[英]理查德·J.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著;袁鑫 译
12 六论自发性: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 著;袁子奇 译
13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
[美]约书亚·S.卢米斯(Joshua S. Loomis) 著;李珂 等译
14 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
[美]格尔哈特·伦斯基(Gerhard E.Lenski) 著;关信平 陈宗显 谢晋宇 译
15 皇帝:查理五世传
[英]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 著;陆大鹏 刘晓晖 译
16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美]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 著;陆大鹏 译
17 恐惧与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
[英]基思·罗威(Keith Lowe) 著;朱邦芊 译
18 穿过针眼:财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和基督教会的形成,350~550年
[美]彼得·布朗(Peter Brown) 著;刘寅 包倩怡 译;李隆国 吴彤 校
19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一: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英]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著;陆大鹏 译
20 罗曼诺夫皇朝:1613~1918
[英]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 著;陆大鹏 译
21 债务与国家的崛起:西方民主制度的金融起源
[英]詹姆斯·麦克唐纳(James Macdonald) 著;杨宇光 译
22 午夜将至 核战边缘的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美]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 著;陶泽慧 赵进生 译
23 仙那度:追寻马可·波罗的脚步
[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著;兰莹 译
24 第三帝国的生与死
[美]彼得·弗里切(Peter Fritzsche) 著;扈喜林 译
25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美]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 著;廖涵缤 译
26 诅咒之塔:阿卡之战与十字军运动的终结
[英]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著;谭琦 译
27 六朝文明(中译修订版)
[美]丁爱博(Albert E. Dien) 著;李梅田 译
28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
[美]汉普顿·塞兹(Hampton Sides) 著;马睿 译
29 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美]罗汉(N. Harry Rothschild) 著;冯立君 葛玉梅 译
30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二·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
[英]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著;陆大鹏 译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