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2)

【书讯】书单 | 中国法制史研究图书推荐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4-03-14 09:14   浏览量 249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2)

与学习和研究任何一门科学一样,要学习和精通现代法学,不仅要懂得它的今天,还要懂得它得昨天和前天,方能融会贯通。学习中国法制史,可以使人们了解法制的发展历史和社会背景,前人在法制建设方面的建树,中国的法律传统和国情实际,面临的主要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




明代则例辑考

杨一凡  著

2023年12月出版/268.00元

反水投注网站

978-7-5228-2137-5


本书题名“辑考”,前部分为研究成果,后部分为辑佚成果。


则例是明代重要的法律形式,主要用于表述食货管理的标准及运作规则的法令法规。明代则例的名类甚多,有赋役、漕运、开中、商税、钱法、钞法、官员俸给和考核、捐纳、赎罪、宗藩、军士供给赏赐及优给、马政则例等。则例是国家法律的细则性规定,具有法律规范具体、详细和数字化的特点和因地制宜实施国家经济法律制度的功能。明代则例在各地自然状况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为及时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发挥了重大作用。



古代法制资料钩沉(全10册)

杨一凡  主编

2022年12月出版/6800.00元

反水投注网站

978-7-5201-9963-6


明代以前的法律文献,存世者寥寥。明清有些领域的法律资料,散见于各类史籍、档案之中,无现成文献可供研究使用。要全面揭示明以前法制的面貌和解决法史研究中资料匮乏的问题,广阅群书、辑佚散见是最佳途径。本书主编组织有关学者,以“尽可能穷尽资料”“辑佚与考证相结合”为原则,从各类文献中进行相关法制资料辑佚,内容包括金文、简牍、碑刻法制资料,汉令、晋令、魏晋故事、唐格附格后敕、隋唐五代钱法、五代十国立法、散见宋元立法、明代则例、明代榜例、档案中的司法制度资料及文献序跋选辑等。本成果的出版,为社会、政治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搭建了一个集大成的学术文献平台,对于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荐阅读


杨一凡主编 | 《古代法制资料钩沉》卷册导读




《明清条例选编》(全38册)

杨一凡  编

2022年6月出版/26800.00元

反水投注网站

978-7-5201-9449-5


本书收入吏政、食货、军政、刑事、监察、宗室管理条例及条例汇编文献44种,其中明代23种,清代21种。所收文献版本珍贵,内有明刻本、抄本23种,清嘉庆以前刻本13种;其中孤本8种。

多年来,明清例的整理和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重大缺陷。明代条例研究还处在文献内容介绍层面,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在清代条例研究方面,学界对条例内涵的界定发生了偏差,已出版的教材、辞典、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凡论及“条例”内涵和性质者,除个别表述为“主要指刑事法规”外,几乎都把它界定为“专指刑事法规”。史实的真相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各部院署条例并存,共同构成条例文书的全貌。本书的出版,为重述明清法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推荐阅读


导读|杨一凡:《明清条例选编》(全38册)目录




《古代地方条约辑存》(全15册)

杨一凡  李守良 编

2021年12月出版/9800.00元

反水投注网站

978-7-5201-9356-6


全书收入宋、元、明、清地方条约425件,分为综合、吏政、田土、钱粮、仓储、漕运、盐政、学政、书院、风俗、军政、保甲、弥盗、乡治、乡约、狱政、营造、河工、蠲恤、杂规20类编辑。其中,条款涉及面广的综合类条约34件,吏政类33件,田土类8件,钱粮类12件,仓储类26件,漕运类11件,盐政类11件,学政类61件,书院类22件,风俗类11件,军政类28件,保甲类18件,弭盗类13件,乡治类3件,乡约类14件,狱政类10件,营造类3件,河工类32件,蠲恤类31件,杂规类44件。本书是首次对中国古代地方条约的辑佚、汇编,从多个方面填补了中华传统法律的馆藏空缺。


推荐阅读


导读 | 杨一凡 李守良:《古代地方条约辑存》目录



《明清珍稀食货立法资料辑存》(全10册)

杨一凡  王若时 编

2020年9月出版/6800.00元

反水投注网站

978-7-5201-5959-3


古代食货立法从形成、发展到高度完善,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本书收入从明清珍稀典籍中辑录、选编的食货立法资料31种,其中明代16种,清代15种。除个别者外,均是首次出版。文献版本珍贵,内有明刻本、清嘉庆以前刻本、孤本、抄本和辑佚成果28种。其中,辑佚成果6种,孤本7种。从国外复制的资料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上。本书所收文献是研究明清史特别是法制史的珍贵资料。它的影印出版,无论是对于抢救中华文化遗产还是对于学术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推荐阅读


导读 | 《明清珍稀食货立法资料辑存》(全10册)目录



《清代判牍案例汇编·甲编》(全五十册)

杨一凡 编

2019年1月出版/29800.00元

978-7-5097-7363-5

反水投注网站


《清代判牍案例汇编·乙编》(全五十册)

杨一凡 编

2019年3月出版/29800.00元

978-7-5201-4197-0

反水投注网站


清代是中国传统法律最为完备、判牍案例集编纂最为兴盛的时期。本套书甲编收入清初至嘉庆朝的珍稀判牍案例文献十七种,其中四种为抄本;乙编收入嘉庆朝至清末的珍稀判牍案例文献二十七种,其中七种为抄本,另有多种文献系海外图书馆所藏孤本。本项目可为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材料,同时对于当前中国法制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推荐阅读


导读 | 《清代判牍案例汇编》目录



秋审案例(全18册)

宋北平 编

2018年11月出版/9800.00元

978-7-5097-9775-4

反水投注网站


秋审是清代最庄重、严谨的死刑复审制度,其吸收中华法系司法案例机制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且有独特功能的案例制度。本书精选代表性秋审案例文献七种,多种文献为海外图书馆所藏孤本,首次影印出版。其对于呈现中华法系司法案例的各种形态及其层递发展变化的状态,反映案例如何生成、如何适用以及如何促进相应的“司法解释”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对于今天的司法案例制度建设也极具借鉴意义。




中国律学文献(第5辑•全14册)

杨一凡 编

2018年6月出版/8800.00元

978-7-5201-2777-6

反水投注网站


在中国古代,围绕律和律典的制定、诠释、实施及如何处理律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等,形成了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基础、注重实用、与古代社会法律制度发展进程相适应的律学。其内容涉及律学理论、应用律学、比较律学、律学史、古律辑佚和考证诸方面。要科学地阐述中国法律史,必须重视古代律学研究。

本书收入中国古代律学文献16种,按照内容划分,其中汉代1种,明代7种,清代8种。在这些文献中,有12种系从境外复制而来,其中8种为我国大陆所不藏,有重要的版本和史料价值。每一种文献附有文献简介,主要介绍作者、版本、内容及意义价值等,以便使用者全面了解文献信息,方便使用。


推荐阅读


新书|《中国律学文献》第五辑出版 收录稀见古代律学文献十六种



清代成案选编(甲编)(全50册·影印本)

杨一凡 编

2014 年 8 月出版/39800.00元

978-7-5097-5842-7

反水投注网站

清代成案选编(乙编)(全30册•影印本)

杨一凡 陈灵海 编

2016年10月出版/24800.00元

978-7-5097-9719-8

反水投注网站


清代成案选编甲编收录清初至乾隆年间代表性成案集15种,通行成案1种。乙编收录乾隆至清末成案集25种,所收文献,版本稀见。尤以记述乾隆、嘉庆两朝先例和案例的成案集10种,抄本、孤本9种。其数量之多,在我国出版的法律文献整理成果中尚属首次。

甲乙两编合璧,使读者一览现存于海内外的40余种有代表性的清代成案集全貌,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清代成案的面貌、性质和功能,有助于人们利用清代成案记载的各类法律和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法律史,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文化遗产流传,都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折狱要览(全16册·影印本)

杨一凡 编

2015年10月出版/9800.00元

978-7-5097-7915-6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收入司法指南性文献49种,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先秦至唐代有关办案方略和司法运作规则,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司法制度的重要资料。本书还收入了宋、元、明司法指南文献多种,其中明竹林辑《新锲萧曹遗笔》系从海外搜集而来,明人王世茂辑《仕途悬镜》系抄本,是不可多见的珍贵文献。本书为古代司法指南性文献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均是新中国成立来首次影印出版,有重要的史料和版本价值。



古代判牍案例新编(全20册·影印本)

杨一凡 编

2012年7月出版/9800.00 元

978-7-5097-3085-0

反水投注网站


《古代判牍案例新编》收入文献29种,仅是现存古代判牍案例资料的很小一部分,但这些文献大多版本珍贵,其中有元刻本1种,明刻本和明抄本6种,清康熙至嘉庆刻本15种,清抄本2种,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部历代判例判牍汇集。就多数文献的内容来说也颇有特色,例如《仁狱类编》《折狱龟鉴补》是明清人编纂的先秦至清代的折狱典型案例的汇集,载有案例1700余件,其中绝大多数是明代及明以前各代的案例,记述了历史上先贤慎刑恤刑、公正执法的故事,反映了他们理讼断狱的聪明睿智及丰富经验,有助于弥补清以前司法研究资料的不足。


中国古代地方法律文献 (丙编)(全15册·影印本)

杨一凡 刘笃才 编

2012年4月出版/8900.00元

978-7-5097-3016-4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共收录中国古代稀见地方法律文献20余种,主要是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代表性的省例、著名地方法规和法制文献,其中70% 以上的篇幅收入了有代表性的清代省例。“省例”是清代省级政府制定的用以规范地方事务的法规、政令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 范性文件的统称,省例的编纂、刊印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的地方法规建设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本书对于中国法制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地方法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有相当数量的民事法规,是研究清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宝贵资料。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共15册·点校本)

杨一凡 主编 关志国 副主编

2012年1月出版/8900.00元

978-7-5097-2690-7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收入唐、宋、元、明、清代表性的司法指南性文献72种,包括唐至清代办案要略和操作规则类文献31种,明清两代著名的折狱经典3种,古代司法检验文献12种,讼师秘笈8种,清代秋审条款文献18种。这些文献大多版本稀见,有38种属于清乾隆以前的善本,有8种属于清抄本,其他均是版本不可多见的法律典籍。本书集历代有代表性的或有特色的司法文献之大成,为学界提供有关古代司法指导原则、办案要略和司法运作方面的文献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国法制史考证续编(全13册)

杨一凡 主编

2009年8月出版/4600.00 元

978-7-5097-0821-7

反水投注网站


本套书是国家“十五”规划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法制史考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的续集,收入当代中国学者撰写的法史考证专著13种。这些专著是作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又历时8年之久的精心撰写和修改而完成的。

收入本书的成果皆属作者独立创见,这些专著或是对有关古代法制的重新认识,或是对史籍记载错误和前人不确之论的厘正,或是对历史疑义和争议问题的考辨,或是对稀见法律史料的考释,其内容涉及到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各个方面。本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中国律学文献(第四辑)(全5册·影印本)

杨一凡 编

2007年5月出版/2600.00元

978-7-80230-556-4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收录律学文献12种,有7种是不可多见的孤本、珍本。由于唐以前的律学著述基本失传,本书收入的《刑法奏议》《论刑法》等四种两汉至隋朝的文献,为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法学和法律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些文献的影印出版,在许多方面填补了我国法律文献的馆藏空白,对研究唐以后的古代法学理论和法律史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

+

推荐阅读

中国法制史入门书单推荐

来源于:青苗法鸣 公众号


中国法制史虽然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但事实上,我国的中国法制史研究事业起步较晚。以下书单选取了26本中国法制史入门图书,并附有书籍基本信息与简评。本书单所选图书不求“最新”,而求“经典”。书中的观点要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不求“专精”,而求全面,要使读者通读完书单所列出的书目后能对中国法制史有一个全面的基本的认识。


一、忆昔花间初识面:初步建立对中国法制史的总体印象


中国法制史研究不同于一般的部门法研究从研究对象上来说,相较于部门法,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要更加宽泛,成文法、习惯法、礼仪规范等所有可以被称为规范的实务均在中国法制史的研究之列。除此之外,中国法制史研究更偏向社科综合研究,经常需要综合历史学、文献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进行学习研究


(一)理解好何为中国法制史


1.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全10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

新中国法制史研究的系统总结,兼有大量法条原文的整理。初学者可以将此丛书作为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教材,但该书设计的纲领性的理论架构较少,适合贯穿初期广泛学习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的整个学习阶段,并不适合作为中国法制史的第一本启蒙读物。


2.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杨鸿烈先生的代表作,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奠基级别的著作,对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总体论述,类似于西方法哲学流派研究的书籍。


3.陈新宇:《帝制中国的法源与适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该书籍很好地说明了作为法学研究的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即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关注法的历史,但是也关注着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是如何运行的。


4.杨一凡:《重新认识中国法律史》,反水投注网站 2013年版

杨一凡教授近年来的著作,内容是中国法律史的一些系统研究,有对传统观点的继承,也有突破创新的点,可以同仁井田陞先生的《中国法制史》一齐阅读,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法律史”和“中国法制史”两个不同的概念。


5.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从内容上讲,我国较早的系统探讨传统社会中法律与社会如何互动的巨著,昭示着传统社会下法律的精神和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讲,作者把法律研究、史学研究同社会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法社会史学的研究方法。建议结合杨庆堃先生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起阅读。


6.(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中国法制史研究绕不过的著作,这本书既是沈家本先生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成果总结,又是我们研究中国法制史需要参考的重要工具书。


7.【日】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牟发松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奠基人、中国法制史草创时期荒原上大踏步而行的探索者仁井田陞先生学术研究的系统性地概说,阐述了一些如今已成为学界共识的基本。本书语言较为平实、内容简明扼要,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中国法制史学习研究开蒙书籍,亦是笔者在教材外接触的第一本中国法制史研究著作。


8.【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 张建国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滋贺秀三先生的成名作亦是代表作,详细地介绍了“身分”概念与传统中国社会中血脉传继关系下朴素自然法,阐述了“家国同构”的传统中国社会法律层面的一般原则。


9.【美】德克·布迪、克拉伦斯·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西方汉学界中国法制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与中日学者不同,布迪教授用一种带有好奇的局外人视角,细致地观察了一些被身处这一环境中的人所忽视的现象,进而阐述了三个重要观点:中国传统社会中法律的公法性与惩罚性、中国传统社会中法律制度的严密性与审慎性、中国传统社会中将“家”作为最小的法律意义上的单位。



(二)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10.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列举近现代西方历史学家共计51位的著作节选与主张,探寻西方治史方法。


11.(清)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中华书局2018年版

辨别史料、传统的文献分类法、目录学工具书。


12.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14年修订版

史学研究的引路书籍,析分重要书籍、精读书籍、检阅书籍。


1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构建历史思维,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14.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书中提出了提出“基本史料”与“其他史料”的概念,历史研究的工具书,通过本书可以培养史料选取意识,在研究某一具体议题时,能够析分哪些材料要主要参考、哪些是精读史料、哪些是略读史料。


二、当识庐山真面目:中国法制史的原典阅读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特别重视原典阅读,脱离原典仅仅阅读相关著作难以真正走入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原典的特点即材料庞杂、版本多样,要求初学者积累一定的文献学常识,具备史料辨析的能力。


(一)法律原典阅读


15.《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先秦法制史研究难度较大,不建议入门即投身于先秦法制史研究。但本书校订、排版十分认真,甚至附有译文,是先秦法制史中不可多得的阅读门槛较低的原典。


16.《唐律疏议笺解》,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唐律疏议在中国法制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刘俊文点校版本较为详实可靠。


17.《宋刑统》,薛梅卿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薛梅卿教授点校版本较少疏漏。


18.《大清律例根原》(全四册),郭成伟等编纂校订,2012年版

该书对大清历次修律的记载较为全面,然而点校排版存在一些错误,可配合马健石等编纂校订《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一齐阅读。


19.《大清律例》,田涛、郑秦校订,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该书排版校订较为准确,以乾隆五年修订后的大清律例为主,源流考察较少可首先阅读此本。


(二)成案判例




20.《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清明集》记录判词十分详细,可以详尽地看到宋代法律如何运行,对研究礼教与法律在宋代生活空间内的互动、宏观立法与具体司法活动的隐秘离心。


21.《古代判牍案例新编》,杨一凡编,反水投注网站 2012年版

收录了大量的明清私人案牍判例,对研究明清司法、明清法律思想大有帮助。


22.《刑案汇览全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收录了自乾隆元年至同治十年共九千二百余件案件的简要判决,对清代司法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3.(清)沈家本:《沈家本辑刑案汇览三编》,凤凰出版社2016年版

可看作《刑案汇览全编》之补充,汇编清末以来成案。


24.(清)全士潮:《驳案汇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配合刑案汇览全编看,可以看到清代中央与地方对同一法律问题的不同考量,也可看出中华法系下判例法与成文法的互动。

(三)法律民族志


由部门法转向中国法制史研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法制史狭义理解为法律史,理解为成文法的历史及其在历史中的运行,从而忽视中国社会中的无处不在礼仪规范与其他规范。


25.《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丁世良等编,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

以地区分卷,收录明清地方志较多,对研究民间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民间社会约定成俗的婚姻、家庭、继承、祭祀、商业习惯等习惯法,具有重要意义。


26.《徽州千年契约文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整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极其厚重翔实的庞大资料库,做传统商事习惯研究的基本史料,共四十册的巨型丛书。建议按需阅读对应时期即可,是工具书。



策划:佟   譞

审校:宋月华 李建廷

推荐阅读部分来源于:青苗法鸣 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2)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