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活动】会议预告丨“清代学术的历史定位”学术研讨会暨《恩重如山》《清学观澜》新书出版座谈会即将在江城召开

作者: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4-01-15 09:11   浏览量 156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清代学术以总结、整理中国两千多年学术为基本特征。清季以来,有章太炎、梁任公、钱宾四等三位大师,开辟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天地。百年以来,诸多先贤,先后继起。


陈祖武先生接武诸先达,继往开来,着眼于清代学术发展本身而提出一个系统阐释清代学术演进逻辑的新命题——“以经学济理学之穷”,开辟了重新梳理清代学术本质特征的新范式。

2023年,逢陈祖武先生八十大寿,陈祖武先生门下学生、再传后学,整理陈先生口述材料汇成《恩重如山》一书,汇聚诸同门新近学术成果编成《清学观澜》一书。

2024年1月,以《恩重如山》《清学观澜》两本新书的出版为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室、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以及反水投注网站 、贵州人民出版社在湖北武汉联合举办“‘清代学术的历史定位’学术研讨会暨《恩重如山》《清学观澜》新书出版座谈会”,向社会、学界汇报清代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01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及地点


2024年1月13日


湖北大学

(会议中心思诚厅、学校图书馆607会议室)


主办单位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明清史重点学科

反水投注网站

贵州人民出版社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会议详细议程



(以现场实际发言为准)


02


相关图书信息

(点击图片 了解详情)

清学观澜

庆祝陈祖武先生八秩华诞论文集


朱彤窗 编
2023年8月出版/198.00元
978-7-5228-2434-5
反水投注网站





内容简介


自晚清民国以来,章太炎、梁启超、钱穆、侯外庐、杨向奎等先生后先继起,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范式。近40年来,陈祖武先生秉承杨向老之教,尊重历史,求真务实,以学术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在传承中寻求创新,提出“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理念,强调“乾嘉学派是一个历史过程”,指出晚清学术“会通汉宋以求新”,中国学术依然沿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执着地求索,曲折地前进。凡此种种认识和论断,有力地推进了清代学术研究,开辟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


本书是诸弟子对陈先生学术理念的继承和阐释,从多角度、多层次弘扬和发展陈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命题。



本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以经学济理学之穷”——清代学术再论 袁立泽

耻、意见、胆——清儒孙奇逢学术人生之底蕴刍论 林存阳

论清初的陆王学 杨朝亮 韩鑫

黄宗羲与甬上讲经会考论 梁勇

潘平格《求仁录》探析——兼论清初理学思辨潮流的学术史演进 李立民

魏裔介人性论探析 万宏强

毛奇龄的礼学特色 乔娜

“皖学”视域下戴震对方以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徐道彬

章学诚对戴震的学术评价 杨艳秋

同归殊途:章学诚与汪中学术之争的再审视 周轩

宗族、科举与书院:形塑常州学派的三重力量 王豪

乾嘉新义理学论纲 孔定芳

朱轼的经学倡导与清代前中期学术转型 李文昌

学人视野下的“嘉庆新政”——读清人文集札记 陈连营

张尔田与夏曾佑——兼及晚清经今文学的“浙学”一系 张勇

潜流之音:张尔田论清代学术 文雅

王先谦《东华录》版本考述 刘泠然

清史馆与清学史研究之风的形成 朱曦林

徽商与清代学术之演变 梁仁志

历史语境与主体调适:清代遗民书写的流变 王新杰

现代分科学术史的书写 李春伶

知遇之恩——陈先生对我的帮助和影响 王逸明


附录:

关于清代学术的三个问题 陈祖武先生 演讲

陈祖武先生著述年表 朱曦林

孜孜笃实精进不已——陈祖武先生的治学进路与成就管窥 林存阳 杨艳秋






策 划:周   畅

编 辑:商露元

审 校:吴   超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