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回顾丨《近代史研究》2023年总目录

作者:社科期刊网

发布时间 2023-12-11 09:22   浏览量 53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近代史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近代史研究所主办。本刊刊发18401949年间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学术评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问题讨论、读史札记、学术综述等。本刊是中国史学名刊,在中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本刊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近代史研究》

2023年总目录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为期数,圆点后为起始页码)


·“从历史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笔谈·

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三大特性

虞和平(1·4)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史分析

武力(1·14)

从自身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现代化

许纪霖(1·24)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

王立胜(2·4)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认识

杨艳秋(2·1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谈·

从新时代中国文化观看近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转型

张海鹏(4·4)

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及深刻启示

夏春涛(4·10)

中华文明的突出创新性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品格

金民卿(4·20)


·“近代中国与世界”笔谈·

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多维审视

汪朝光(5·4)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西方贸易的更新换代问题

郭卫东(5·13)

中国与美国(1784—1949)

陶文钊(5·21)

关于近现代中日关系本质的再省察

韩东育(5·27)

民国外交史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

金光耀(5·33)


·“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专栏·

不确定性的世界:一个洪灌型水利社会的诉讼与秩序

——基于明清以来晋南三村的观察

张俊峰(1·31)

“沧海桑田”:近代长江中游的沙洲变迁与滩地开垦

刘诗古(1·49)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奉天国有林的确权与争讼

池翔(1·65)

黄河故道之变与土地权属之争(1855—1937)

李发根(2·16)

战时国民政府治黄体制的运行及其困境

——以黄泛区治黄工程为中心

张岩(2·30)

近代天津排水系统的变化与生态影响

曹牧(4·27)


·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新区地方干部的来源与整合

潘建华(5·56)

从公营到私营: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发还大兴纱厂研究

李玉蓉(5·71)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郑大华(6·4)

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对原子弹报道的变化

耿显家(6·21)

《解放》周刊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抗战的舆论动员

王凤青(6·3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军队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

谢敏(6·48)


·专题研究·

图像中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英交涉史实新释

王亚楷  李骛哲(1·83)

19世纪中叶“儒枭”集团的崛起与地方权力角逐

——以浙江乐清的瞿振汉起义为例

李世众(1·99)

唐绍仪内阁的财政难题

李文杰(1·113)

国民党战时民众工作失败的历史考察

——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为视角

金之夏(1·132)

晚清专款与财政运行:以海关四成洋税为例

陈勇(2·47)

全面抗战前期四川施行盐务新制的困境与破解之举

董清平(2·63)

秩序的重建:抗战前期江南东路的民众武装、地方党组织与新四军

李雷波(2·74)

日军的“扣号作战”计划与华北的敌后战场

刘峰(2·89)

民国时期卫星城学说的引入、传播与运用

包树芳(2·103)

私谊、舆论和政治:刘师培与章太炎关系再考察

张仲民(3·20)

从潜流到激流: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左翼思潮与行动

王建伟(3·33)

从分到合:国民政府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1932—1936)

侯桂红(3·51)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高层对“焦土抗战”之认知与分歧

——以朱家骅为中心

周东华(3·67)

疆吏与军机如何互动?

——胡林翼的京城联络及其意义

韩策(4·45)

轮船招商局与江广漕粮的采买海运

周健(4·61)

清末北京街道改造的兴起:论争与实践

杨剑利(4·79)

骑楼与道路:民国时期汕头的城市规划实践

欧阳琳浩  谢湜(4·91)

1941年美国冻结中日资产案

皇甫秋实(4·107)

城乡“薄海民”:民国前期的离村知识人

罗志田(5·84)

殖民话语建构与中印边界演变

——近代英国对中国察隅地区的蚕食

霍仁龙(5·101)

中外法权交涉中的内地开放问题(1919—1931)

吴文浩(5·115)

清代学术的内在理路对姚莹考求异域知识的影响

李欣然(6·64)

清末民初思想界关于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

邹小站(6·78)

达摩的眼皮:一个茶叶起源故事的由来、传播与变异

宋时磊(6·93)

全面抗战前福建省分区设署研究

项浩男(6·11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

李长银(3·4)


·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中日唯物史观比较

祁建民(5·39)


·问题讨论·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

杜恂诚(3·85)

《兴隆场》外的乡村社会及其改造

谢健(3·101)


·学术评论·

情感的现代性与情感史研究

——评《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湛晓白(6·128)


·青年论坛·

《地理全志》所见晚清传教士对科学知识的筛选

李侃(1·146)

“庚子西狩”时期电报通讯机制考析

——以京师与行在的联络为中心

郑泽民(2·119)

中立、秘援、布子:日本与第一次直奉战争

陈太勇(2·136)

从徐朝俊到徐继畬:嘉道时期新旧西学的知识脉络

陈拓(3·122)

光绪朝“乙未河湟事变”与晚清西北治理体系的权变

章成(3·138)

近代上海市场的中外煤炭竞争

张珺(4·119)

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

封磊(4·132)

路透社与晚清上海国际电报新闻发布制度的演变

李子归(5·128)

防区制下四川田赋税率问题新探

徐鹤涛(5·142)


·读史札记·

特殊的寿礼:晚清汉译《圣经》进献宫廷事件探微

吴青(3·111)

清末民初外籍律师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的诉讼参与

蔡晓荣(4·144)

晚清“秉笔华士”译书薪酬待遇考述

元青(6·141)

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在昆明的建筑活动拾遗

唐莉(6·150)


·学术动态·

“首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综述

郑彬彬  张勇安(2·152)

“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综述

贾亚娟  宋之霞(3·153)














编辑:雨璇

审核:振华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