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期刊目录|《财经智库》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含编辑部絮语)
作者:社科期刊网
发布时间 2023-11-29 09:12 浏览量 275
《财经智库》(双月刊)2016 年1月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反水投注网站 主办,系国内首本经济领域智库期刊。《财经智库》秉承“学以致用、研以致用”的学风,以我国重大现实财经问题为研究对象,立足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定位,反映围绕财经领域重大现实问题的国情调研和决策咨询成果 , 服务党和国家的经济决策;重视思想性、原创性、现实性、战略性,以定性研究为主,倡导研究成果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本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目录、智库期刊1.0版,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并连续7年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经济学最受欢迎期刊奖。
点击封面,参与订购活动
《财经智库》2023年第4期
论“挤牙膏式扩张”
高培勇
内 容 提 要
借鉴“精准扶贫”成功实践,从相对粗放调控走向“精准调控”,系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党中央围绕宏观调控方式提出的明确要求。可以将生活中的挤牙膏道理引申于宏观调控实践,将“精准调控”理念下的扩张性宏观政策操作方式形象描述为“挤牙膏式扩张”。实施“挤牙膏式扩张”,意在强调调控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凸显调控的质量和效益。为此,一方面,要恰当把握好“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与“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参照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同既往的宏观调控方式比较着做、对比着干,为扩张性宏观政策操作设置约束条件,不仅要将前期的扩张性宏观政策调控作为前车之鉴,而且要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贯穿于宏观调控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另一方面,要在既往一系列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添加成本效益分析与“对症下药”检验两道工序。不仅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地评估政策得失,让成本和效益因素同时加入宏观政策效应分析进程并实现两者对冲,而且要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施策,让政策和改革各归其位、各谋其政。
关 键 词
宏观调控;宏观政策;挤牙膏式扩张;成本效益分析;统筹发展和安全
作 者 简 介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多元化难题
冯 明
内 容 提 要
政策目标多元化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丰富性、发展规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战略导向作用、更为广泛的政府责任、经济体制改革仍在深化、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风险暴露增多,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多元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多元化又带来了目标冲突、排序和权重设定复杂、目标虚化、套利寻租、财政负担加大、预期管理困难等挑战。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实践而提炼抽象得出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往往只侧重逆周期管理,难以适应发展中国家集经济增长动能管理、周期管理、结构管理、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一体的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需要走出既有理论的舒适区,以理论创新回应实践之问,将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多元化视作一个亟待加强研究的“难题”,而非应当被否定或批评的“问题”。
关 键 词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多元化;逆周期调控;高质量发展
作 者 简 介
冯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电子邮箱:fengmingthu@126.com。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
郭叶波
内 容 提 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基础和逻辑框架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大厦建设的新境界,极大拓展了宏观调控的区域政策工具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区域比较优势更加彰显,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加强区域战略统筹,增强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关注新科技革命、新发展格局、人口老龄化等重大变量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关 键 词
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差异;马克思主义;区域政策
作 者 简 介
郭叶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 11号 100038 电子邮箱:hgyguoyb@163.com。
通货紧缩理论的思想渊源、基本概念与历史经验:一个理论回顾
夏广涛
内 容 提 要
近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率有所回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持续下降,CPI和 PPI同时走弱的趋势,引起部分市场主体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忧。通货紧缩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涉及货币、价格以及增长等经济学领域的核心议题,目前学术界在通货紧缩的理论界定与现实判断上仍存在较大争议。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思想来源、基本概念和历史经验三个维度对通货紧缩的理论缘起、概念及判别条件、发生背景、动态特征、经济后果和应对措施等核心问题进行一个系统的学理性分析,旨在全面理解通货紧缩,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关 键 词
通货紧缩;价格水平;有效需求;经济衰退;刺激政策
作 者 简 介
夏广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 电子邮箱:xiagt@cass.org.cn。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国际经验及启示
吴 敏
内 容 提 要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部分地区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过度依附医保基金、失能等级评估标准有待统一和落实、给付水平城乡不均、机构护理供需不平衡、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有待发展等问题,应当在总结试点得失、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本文系统梳理了荷兰、德国、韩国、日本、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建设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独立于医疗保险单独运行,建立统一制度标准和管理规范,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智能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农村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关 键 词
长期护理保险;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
作 者 简 介
吴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 10号 100029 电子邮箱:wumin046@126.com。
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困境及其破解思路
马翠萍
内 容 提 要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规则体系和基本明确的制度,改革从“全面推进”进入“持续深化”新阶段。但试点地区实践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临着:(1)如何引导地方政府把握好制度探索的尺度;(2)如何调动地方政府参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极性;(3)如何“分好”“用好”“管理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4)如何防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问题。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应以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为目标,以还权赋能为主线,以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基本原则,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为根本遵循。从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其他农村改革事项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等方面着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走向纵深。
关 键 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作 者 简 介
马翠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 5号 100732 电子邮箱:macp@cass.org.cn。
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关键矿物供应链:格局、趋势与展望
周亚敏
内 容 提 要
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体系绿色转型引致对关键矿物的需求大增。支撑清洁能源体系运转的关键矿物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储备。当前全球关键矿物供应链呈现地理聚集度高、加工生产周期长、供应链上中下游分割和供不应求四大主要特征。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绿色先进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产业政策,力求加强本国对关键矿物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并降低对第三国的供给依赖。发达国家的关键矿物战略表现出“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和“盟友外包”的特征,致力于打造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矿物供应体系,削弱中国在清洁能源供应链领域的既有优势。我国应持续实施精准的政策引导、多元化矿物供应的国际来源、系统开发“城市矿山”、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利用效率,以及动态评估矿物储备并制定战略计划,确保我国关键矿物供应链的稳定安全和清洁能源产品生产体系的优势地位。
关 键 词
能源转型;关键矿物;供应链韧性;矿物储备
作 者 简 介
周亚敏: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 3号 100007 电子邮箱:zhouym@cass.org.cn。
编辑部絮语
本期刊发主题文章7篇,内容涉及习近平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宏观调控、通货紧缩、农村土地改革等话题。
面对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经济恢复过程,实现精准调控既是应对当前经济面临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调控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教授将其形象描述为 “挤牙膏式扩张”,并具体解释和分析了“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做”三方面问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一方面要恰当把握好“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与“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参照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同既往的宏观调控方式比较着做、对比着干,为扩张性宏观政策操作设置约束条件;另一方面要在既往一系列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添加成本效益分析与“对症下药”检验两道工序,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施策,让政策和改革各归其位、各谋其政。
政策目标多元化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宏观政策与评价研究室主任冯明副研究员系统分析了该问题的成因和挑战,并从理论分析层面提出应对思路。他认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丰富性、发展规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战略导向作用、更为广泛的政府责任、经济体制改革仍在深化、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风险暴露增多,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多元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实践而提炼抽象得出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往往只侧重逆周期管理,难以适应发展中国家集经济增长动能管理、周期管理、结构管理、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一体的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中国的理论研究者与政策制定实践者们应当勇于走出既有理论的舒适区,共同探索和构建超越逆周期管理的更高层次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以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回应实践之问。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郭叶波副研究员聚焦狭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梳理了习近平同志相关重要论述、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阐释了其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框架体系。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区域比较优势更加彰显,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加强区域战略统筹,增强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关注新科技革命、新发展格局、人口老龄化等重大变量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CPI和 PPI持续回落引发市场对通货紧缩的担忧。那么,什么是通货紧缩?判断依据是什么?如何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夏广涛副研究员基于当前学术界在通货紧缩的理论界定与现实判断上存在的较大争议,从思想来源、基本概念和历史经验三个维度对通货紧缩的理论缘起、概念及判别条件、发生背景、动态特征、经济后果和应对措施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学理性分析,旨在全面理解通货紧缩,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老龄化以及伴随的“少子化”问题使得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吴敏副教授认为,尽管近年来部分地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过度依附医保基金、失能等级评估标准有待统一和落实、给付水平城乡不均、机构护理供需不平衡、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有待发展等问题。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未来我国应实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独立于医疗保险单独运行,建立统一制度标准和管理规范、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智能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农村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三农”工作的主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马翠萍副研究员聚焦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指出未来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应以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为目标,以还权赋能为主线,以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基本原则,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为根本遵循。从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其他农村改革事项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等方面着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走向纵深。
能源绿色转型不仅需要清洁技术创新发展,还需要关键矿物供给的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周亚敏副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全球关键矿物供需格局,以及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主要需求国关键矿物供应链产业政策,指出发达国家的关键矿物战略表现出“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和“盟友外包”的特征,其目标在于打造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矿物供应体系,削弱中国在清洁能源供应链领域的既有优势。我国应持续实施精准的政策引导、多元化矿物供应的国际来源、系统开发“城市矿山”、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利用效率,以及动态评估矿物储备并制定战略计划,确保我国关键矿物供应链的稳定安全和清洁能源产品生产体系的优势地位。
《财经智库》以发表对财经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为导向。为人民做学问,在不牺牲专业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看得懂经济政策研究前沿成果,做专业研究与政策实践沟通的桥梁,是《财经智库》的风格。办一本有特色的学术期刊,让智慧达到它应有的高度,我们一直在努力。
编辑:乐乐
审核:振华
▼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