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鸣沙嘉年华系列活动 | 陆征祥与近代中国外交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11-27 09:37   浏览量 233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陆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中国国势最弱、国际地位最低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家,身居世界、东亚、中国都在转变的乱世,承担中国外交的重担,曾任国务总理、国务卿,8次出任外交总长,亲历李鸿章访俄、第一次海牙保和会、《中俄协约》、“二十一条”、巴黎和会等重要交涉,深知其中复杂辛酸内幕,也饱受弱国外交之苦。


他的一生反映出许多重要的时代面相。谈到“二十一条”交涉,陆征祥感叹:“总归一句话,弱国无外交。”于山东问题交涉时,他试图“联美制日”,但因日美互相妥协而未能为中国争取到应有权益,交涉失败。最终决定拒签对德和约,也因而成为当时民众心中的“拒签英雄”。他坚信“强权之不可久持,公理必得最后之战胜”。


唐启华教授基于民初外交档案和《陆征祥文书》等史料,写就《陆征祥评传》一书,结合政治、社会舆论、个人三个视角,考察从清末、北洋,到国民政府时期,陆征祥与中国外交、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历程。



11月25日,鸣沙嘉年华系列活动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金光耀教授,与唐启华教授一道,继续从本书出发,探索书中未尽的故事。



活动详情


主题:

陆征祥与近代中国外交


嘉宾:唐启华 金光耀


主持人:张彦武


时间:11月25日(周六)19:00-21:00

地点: 上海书城·五角场店

(上海市淞沪路77号万达广场C区B1)


线下报名方式:

长按扫码进入小程序报名


线上直播预约:

关注“社科文献”视频号,预约观看直播





嘉宾介绍


唐启华 1955年出生于台湾基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系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台中中兴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台中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主要著作有《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9~1928)》《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洪宪帝制外交》等。




金光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78年进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和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中华民国史》(第十卷,合著),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合编)等。


张彦武 资深媒体人。



图书信息

《陆征祥评传》

唐启华 著

反水投注网站 ·启微

2023年4月出版


陆征祥的一生颇具特色。自21岁进入外交界,从学习生、翻译官、参赞到公使、外交总长、国务总理、国务卿,历经1896年李鸿章访俄,1899年第一次海牙保和会,1901年中俄东北撤兵谈判,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07年第二次海牙保和会,1911年《中荷领约》、修改《中俄商约》,1913年《中俄协约》,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洪宪帝制,1917年参加欧战,1919年巴黎和会等重要交涉,到1920年淡出政坛,1922年出使瑞士,1927年完全退出外交界,此后归隐天主教修道院。本书使用了近年公开的民初外交密档,以及陆征祥回忆录、私人文书等资料,探讨他与近代中外交涉和文化交流的关联。


★ 精选近30幅历史图片,全面再现第一代职业外交家、民国首任外交总长陆征祥传奇一生。





转载自:鸣沙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