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书单 | 专家学者推荐的好书,你都读过吗(II)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10-07 09:19 浏览量 358
择书如择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而精。好书浩如烟海,哪些书值得一读?哪些书兼具学术性与启发性?每个人都有挑选图书的偏好和维度,也有自己的心头好。
今天,文献君邀请参与社科文献2023年度好书·年中评选的专家和媒体人,推荐他们读到的惊喜之作。第二期评委荐书邀请到的是北京日报陈涛、历史作家高林、书评人李郁,和瞭望智库谢芳。
/ 推荐人:陈涛 /
北京日报
1
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
卢征良 著
2023年5月出版
“反倾销”早已是当下人极为熟络的经济学术语。可就在一百年前,近代中国由于经济力量薄弱,遭致列强纷纷前来倾销各色商品,但颇为吊诡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居然还出现了反倾销并取得成功的事例。卢征良的《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 ,就是少有的一本通过描述彼时日本水泥业对近代中国进行倾销,而中国进行反倾销并取得成功的著作。以往关于近代中外商战的研究多为笼统之论,少有这类以具体商战(水泥战)的史实再现。作者以专章方式对行业、社会和国家在反倾销斗争中的做法和成效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弱势之下,民族资本主义要想战胜帝国主义的经济压迫,就只有整合国家、社会、同业组织及自身的力量,以达到反对外国经济侵略和促进自身壮大。
2
清季上海的美国人(1898—1905)
王慧颖 著
2023年5月出版
不仅在当代,其实自近代以来,中美民间外交始终在中美双边关系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王慧颖的《清季上海的美国人(1898—1905)》,就以众多美国一手档案文献资料呈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上海的以商人、传教士为主的美侨与其所处的晚清政局的互动。以往的同题材作品,常将在沪美商和传教士视为“一丘之貉”,同为侵华之流,本书试图扭转这种认知:他们固然有着共同的在华利益诉求,但这两个群体之间始终存在分歧和矛盾,甚至分歧明显。这类关于在沪美商和传教士在中国问题上既合作又矛盾的研究,显然更接近历史真相。
3
大同立教:康有为政教思想研究
张翔 著
2023年3月出版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位既复杂又重要的人物,其倡导的“大同思想”“变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中国近代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里提出的“大同思想”,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国界、阶级、私有制的理想社会,启示人们对社会公正与平等的不懈追求。《大同立教:康有为政教思想研究》(下简称《大同立教》)一书作者张翔直言:康有为之突破在于,分析和叙述一种“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他通过梳理、扩展经学和其他传统思想的框架以容纳世界范围天翻地覆的变化,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4
陆征祥评传
唐启华 著
2023年4月出版
在清末民国外交史上,陆征祥可谓传奇人物,从出身平民的学徒、翻译到外交总长、国务总理,且时值风云变幻之际,历经李鸿章访俄、海牙保和会、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众多历史节点,让其自身和共生的时代都颇具看点。只是囿于其与北洋派关系密切,且受制于相关档案发掘,陆征祥此前关注度并不高。唐启华所著《陆征祥评传》不仅是这位重要外交家研究的集大成者,本书使用了近年公开的民初外交密档,以及陆征祥回忆录、私人文书等资料,而且颇有创新,尤其故事叙述流畅,而且对相关人物臧否公允、客观,较之时下一些人物评传流于拔高的做法要胜出不少。
5
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
[美]陈步云(BuYun Chen) 著
廖靖靖 译
2022年12月出版
“时尚是唐代人生活的中心,因为这个王朝将织物置于经济和道德价值结构的中心。精英男女颠覆着装规则,以获得华丽的丝绸和入时的设计,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种新的时间意识,一场模仿游戏,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而这些正是现代时尚体系形成的先驱。”作者陈步云在著作《唐风拂槛》书封上的一段话,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唐代时尚体系。匡正了西方学界长期否定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错误观点,即时尚、现代性与资本主义制度、欧洲的发展紧密关联,如果一个社会未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影响,其服饰文化就是停滞的。唐代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孕育出璀璨的服饰之美、织物之盛。
/ 推荐人:高林 /
历史作家
1
致命卡特尔:纳粹德国的化学工业巨兽
[英]迪尔米德·杰弗里斯(Diarmuid Jeffreys) 著
宋公仆 译
2023年4月出版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从一个草台班子性质的国家,演变成一个不可一世的“列强”。政治上的演变其实是次要的。真正推动德国突飞猛进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而在电气化和第二工业革命里,化工产业又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这是我推荐大家看看《致命卡特尔》的重要原因。因为这本书其实有一半篇幅以上去写纳粹之前的法本。第二帝国时期的工业突飞猛进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企业从美国引入新管理制度方面,法本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就是说这本书其实不单单可以让我们看到纳粹的罪恶里法本所扮演的角色,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在德国的崛起里法本所起的作用。
2
加利西亚:哈布斯堡政治文化中的历史与想象
[美]拉里·沃尔夫(Larry Wolff) 著
郑心鹤 译
2023年1月出版
在近代欧洲的历史上哈布斯堡君主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因为它直到十九世纪依然坚持自己的君主国而不是民族国家的形象。整个哈布斯堡君主国是建立在《国事诏书》所赋予哈布斯堡家族对他们拥有的各个王位的世袭继承权基础上的。而在这个另类的国家里,加利西亚-鲁多梅利亚王国又是异类中的异类。因为它是哈布斯堡王朝参与瓜分波兰的产物。是波兰领途中被哈布斯堡夺取的那一部分,它没有世袭的王位可言。它是哈布斯堡为了让这片新领土适应自己的国家定位,凭空捏造的一个新王国。但看过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即便是这样一个凭空捏造的国家,当它存在了一个世纪之后,也在那些在这个国家里共同生活的人们赋予了一种真实性。加利西亚始于梦幻,却被时间赋予了血肉。然而它还要在一场新的战争里被毁灭,变成历史的尘埃。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主题。
3
德意志帝国贸易政策(1871~1914)
朱宇方 著
2023年1月出版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同时兼具“二十世纪的超级强权”和“十九世纪的草台班子”这两种彼此矛盾的形象。而之所以会有这种彼此矛盾的形象,是因为德意志帝国其实是三个彼此无关的东西组合而成的。那就是1815年所建立的德意志邦联、1834年所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和1867年所设立的关税同盟大会。德意志帝国作为一个杂凑而成的国家、还有它是如何突破自己这种杂凑而成的国家,变成一个二十世纪出的超级强国,都可以透过它的贸易政策的形成来观察。毕竟关税同盟和关税同盟大会本质上就是个决定德意志贸易政策的机构。
/ 推荐人:李郁 /
书评人
1
明代的王朝国家之路
赵现海 著
2022年12月出版
明朝作为“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的王朝,国祚276年。
内敛型的的王朝之路,最终成为使明朝最终陷入四面楚歌的原因。作者从洪武时代到崇祯,以“王朝国家”为切入点、对明朝不同时代关于边疆、军事和对外关系进行系统化梳理,摒弃了元朝“大开大合”激进扩张之路,从朱元璋开始建立“内敛型王朝国家”,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明末彻底崩盘的原因。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相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最终走向不同道路的根源所在。
2
希特勒最后的人质
[美]林美(Mary M. Lane) 著
吴新婷 译
2022年12月出版
这本书翻开就不忍放下,书中从古利特藏品案作为切入点揭开一段尘封已久关于二战时期纳粹掠夺艺术品的历史,通过这场骇人听闻的事件,从另一种角度去了解二战历史,在我们众多讲述二战历史的著作中 ,很少有作品涉猎于第三帝国对于文化的影响,二战后不仅世界格局发生改变,更是改变了西方文化版图。如今德国政府对于整个事件冷漠与推诿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值得深思的是战争中这些“被掠夺”的艺术品的归属问题,迄今仍是模糊的扯皮的难题。
3
惊奇艺术史
[美]珍妮弗·达萨尔(Jennifer Dasal) 著
李伟彬 张洁 译
2023年4月出版
书中通过12个故事,用轻悬疑的方式带我们走进艺术史,《蒙娜丽莎》的两次失窃背后离奇的经历向我们揭开日趋强大的高仿艺术品市场神秘的面纱,被称为“最后的达芬奇”之作的《救世主》也让我们一睹全球艺术品市场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离岸经济丑闻、艺术品泡沫经济下蕴藏的危机等等,通过浅显的方式分享艺术史中炫酷的故事也许是娱乐性的,但它可以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些画布背后的故事远比画作本身更加精彩。
/ 推荐人:谢芳 /
瞭望智库
1
正在消失的物种
[英]比阿特丽斯·福歇尔(Beatrice Forshall) 绘著
陈阳 译
2023年1月出版
近两年,野生动物进入人类生活空间的新闻逐渐增多,比如野猪进城、大象迁徙、东北虎下山等,瞭望智库就此做了“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专栏,解读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这本书中讲述的70多种生物的生存困境,以及它们消失后将给水源和空气等带来的影响,正是我们所关注的。此外,这本书装裱精美,周边可爱(已灭绝的亚洲猎豹书签),插图新颖(干刻版画),受众广泛,是一本优秀的轻科普图书。
2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叶敬忠 刘娟 等著
2023年3月出版
2020年、2021年,瞭望智库集中采访报道过脱贫攻坚和承接其后的乡村振兴,现在回看,内容基本上以宏观观察、脱贫数据和个体故事为主,关注的对象多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两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比较新的报道角度。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通过500多份调查问卷,展示了农民心中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是什么样子,同时也指出了这两年备受关注的发展方向问题,比如旅游幻想。《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则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乡村发展视角,在以往的乡村振兴报道中,这些调研对象无疑是被遗漏的。
策划:占 禄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