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社会学 | 社科文献2023年7~9月新书 · 上篇

作者:社会学之思

发布时间 2023-09-27 09:19   浏览量 13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一季一会的新书盘点来啦!

本期是2023年7~9月社科文献出版的社会学新书。

上篇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心理学、

社会治理、教育社会学、

人类学、民族学研究

以及魁阁学术文库等学术成果。



兴起中的工程社会学


李伯聪 等 著

2023年6月出版

ISBN:978-7-5228-1924-2

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都开创于西方。可是,工程社会学首创于中国。工程活动是最基础的社会活动,是社会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本书回顾了工程社会学跌宕起伏的“学术前史轨迹”和作为新兴分支学科在中国创建的过程,分析了工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人性假设、基本主题。本书分别论述了工程角色、利益相关者和工程共同体,工程活动中的合作、摩擦、权衡、协调与协同,工程活动的制度安排、生命周期和社会运行,工程活动中的社会嵌入与社会排斥,工程活动中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和社会网络,工程越轨行为,工程安全、风险与危机管控,工程的社会评估,“工程时空”视野中的小城镇和大中城市,行业性和创新的工程社会学问题。本书可供工程界、管理界、工科师生、社会学界和其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零食里的中国——

我的零食故事


王金玲 著

2023年9月出版

ISBN:978-7-5228-2037-8

本书是一位社会学家以个体生活经历为基础,以零食为切入点观察中国社会,呈现中国家庭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写作探索。作者真诚地分享了家族五代人的零食生活经验史,点滴中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良好家风的传习和深厚的家国情怀,突出了零食背后的时代记忆和文化价值,书写中也渗透着社会学家的敏锐智识与人本关怀。读者既能从书中了解半个世纪以来国人所能接触到的零食的品类、风味和作用的演变,也可以生动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发展。这本书为我们理解中国发展和社会变迁提供新视角和新路径,为相关的中国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书中也寄托着作者王金玲从百姓日常生活普通之处的故事讲起,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期待。








骑手的世界:

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


朱迪 崔岩 郑少雄

高文珺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2036-1

本书关注骑手的世界。称其为世界,是因为在骑手所受困于其中的“系统”之外,他/她们还有宽广的生活领域和工作领域,他/她们在这些领域里捍卫生计安全、寄放情感依托、建立社会联结,并建立起自己作为“神圣”劳工的主体性。本书主要基于大规模全国性问卷调查,力图呈现骑手群体的人群画像及其就业、家庭、消费、社会态度等特征。此外,我们精心选拔了50多名善于共情的青年知识分子,去观察、访谈乃至实践骑手的工作和生活过程,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书的理解和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些鲜活的资料上的。本书还对促进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促进就业减贫和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就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走下兴安岭的鄂伦春人:

社会政策与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


田雨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2067-5

本文的研究进路是:借助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和社会政策的理 论框架,以民族研究中的“文化生存”作为研究范式,以民族现代化为背景,以 社会政策为切入点,以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指标对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设计与实施进行评价与反思。基于此,本书将现代化 分解为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四个现代化”维度,并对社会政策做了界定, 即指那些影响公共福利的政府政策和计划,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和住房政策。同时,在研究中秉持“在决策产生影响力方面,文化是 比意识形态更加强烈的概念”这一判断,在探讨社会政策对民族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时重视考察文化因子在其中的作用。











和顺图书馆: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演进


耿达 著

2023年6月出版

ISBN:978-7-5228-1918-1

和顺图书馆位于中国西南边城腾冲,创建于1928年,是和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在一定意义上讲,和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乃是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历史缩影,甚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图景的集中呈现。就和顺图书馆自身发展而言,它经历了由私立图书馆到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功能也不断扩展延伸;就和顺图书馆与社会发展变迁而言,和顺图书馆的产生发展是与地方乃至国家甚至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把和顺图书馆作为一个“微观世界”来考察,即走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内部,通过和顺图书馆这一“窗口”来探视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发展的社会镜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全4卷)


马雪峰 张美川 苏敏 主编

石芳穗 杨雪琼 董辉虎

董殷江 刘兴旺 矫镇合

李伟玉 徐晖 刘湘琦

王冠华 马雪峰 周游

于耀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1640-1

本书是对“魁阁”时期六个田野点的再研究。1940年代初,一批受过系统训练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在云南的多个村镇中开展了系统的实地研究,带着他们的关怀、问题对这些村镇的基本状况做了系统的学术性呈现。差不多八十年后,本书作者们带着对前辈学者所关怀问题的理解,再到这些村镇去,看看这些村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书试图从经济生活、村落空间、社会组织与精神生活四个层面来呈现这些村镇社会结构的变迁,以期通过这种呈现,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把握中国基层社区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逻辑。



民间工艺的审美流变:

以傣族手工织锦为例


汪榕 著

2023年8月出版

ISBN:978-7-5228-2145-0

民间工艺是民众智慧的结晶,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机械技术广泛应用,消费市场开放扩大,给民间工艺存续及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民间工艺从实用性为主的生产生活技术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民众传统生活方式和质朴审美趣味的体现,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民间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对象。民间工艺在适应时代需求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流变,反映了社会变迁对民间社会的深刻影响,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在历史传统与现代生境双重关系中的能动性,也是地方性民间传统社会谋求与主流话语体系进行双向对话,与更大文化圈层进行艺术交流、寻求认同与共鸣的载体。









社会心理建设:

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


王俊秀 等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2259-4

本书为王俊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的结项成果。课题组首次创新性地提出把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并把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分为社会心态培育和社会场域治理,本书为这一课题结项成果的第一部。


本书首先介绍了社会心理建设的概念和理论框架,阐释了社会心理建设两条路径的内容和关系,并提出多重整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回顾了社会心态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社会心态中一些重要指标(如幸福感、获得感和美好生活需要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社会心理建设:

社会场域治理的路径


王俊秀 等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2251-8

本书为王俊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的结项成果的第二部。本书呈现了社会心理建设从微观到中观、宏观不同心理路径的研究成果,包括个体角度的心理健康、家庭角度的亲密关系、职场环境的创业心态、社区层面的社区建设、城市层面的城市认同、社会层面的社会凝聚力及国家层面的国家认同与共同体建构。








社会治理的基层经验:

以北京市回天大型社区治理实践为例


刘妮娜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2034-7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是党建引领、多方共建、居民共治的动态均衡的系统治理过程。党的领导是领航和主线,需要通过党建引领统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组织是基础,自治组织面向和专业组织面向资源互补;市场是动力,应当引入市场经营社会理念。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居民共治,建议在居民切实参与网格治理、协商民主、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向党领导的居民互助合作方向推进。



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

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潘琳 黄颖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2043-9

社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承载体与基层场域,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实现社区治理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和抓手在于党建引领公众参与。本书论述了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渊源、演进历程、政策体系与实践形态。探索了媒介融合与数字赋能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创新方式,提出了面向中国特色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力图形成较为系统的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研究。



治道与治术:

县域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机制


金江峰 著

2023年8月出版

ISBN:978-7-5228-2042-2

国家治理转型是国家强制性权力向国家基础性权力过渡的过程,但国家基础性权力的提升需要以发育成熟的基层社会(村民社会)为基础。如果缺乏具有自治能力的基层组织为依托,国家基础性权力会重新寻求国家强制性权力的嵌入,从而造成国家治理能力转型的困境。


要化解项目治村的实践困境,核心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关键是充实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的社会基础,根本路径是构建具有自主与自治能力的现代村民社会。


国家基础性权力视角下的村民社会建设,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合理确定村民自治单元,二是培育现代化的村民自治精神,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乡村民主治理路径研究


戴玉琴 著

2023年8月出版

ISBN:978-7-5228-2245-7

乡村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建引领始终是乡村治理的一条主线,共建共治共享是乡村有效治理的出场路径,以村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以有效为标准的工具理性是乡村治理前行的动力,精细化治理和数字化治理的特质展现着新时代的风采,自治、法治和德治体系的协同推进演绎着自上而下的整合逻辑和自下而上的治理逻辑的同构性。不论是三治体系的构建,还是共建共治共享从格局到制度的跨越,都需要乡村社会治理内部与内部的融合,以及内部与外部的融合。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治理:

经验、模型与路径


万义 著

2023年8月出版

ISBN:978-7-5228-2187-0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病、癌症等)成为全世界人口的高危致死因素。世界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逐渐将流行病学发展的重点从传染性疾病控制转向了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大部分慢性疾病都可以归因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这些又都是可以干预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青少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再是纯粹的生物性问题,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单一的财政补贴、行政干预等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而有可能带来行政失范、调控失效等问题。本书依托生态系统、社会治理和建构主义等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社会治理的经验、模型和路径,提出了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测试手段、评价方式、行为介入、体质教育、科学研究等综合干预手段,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治理体系,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出生地效应与教育获得


孙亚梅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01-3435-4

出生地是否影响、怎样影响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本书通过对地域做分层处理,重新审视了大学生的出生地、就学地和就业地,分析了出生地对高等教育选择、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城市就学机会以及大城市就业机会的影响,以此考察高等教育获得差异。



县域教师交流:

现实样态与机制构建


张源源 等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1844-3

教师交流是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重要政策举措。本书系统呈现了教师交流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变化规律,全面分析了县域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的现实样态与主要问题,并构建了基于积极差异补偿标准的激励机制和多元弹性的教师交流评价约束机制,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县域教师交流政策、促进县域教师均衡配置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依据。











带病生存:

沙村慢性病人患病经历研究


郇建立 著

2023年6月出版

ISBN:978-7-5228-1452-0

慢性病社会学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书旨在从村庄层面考察心脑血管慢性病人的患病经历,并致力于回答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社会结构如何影响了慢性病人的患病经历,二是慢性病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病生存。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书运用患病经历的理论视角,在描述村庄概况和疾病格局的基础上,考察了沙村慢性病人的病因观念、生活世界、家庭照料和生存策略,试图把结构主义的视角和解释社会学的思路结合起来。



数字大羊:

一个中国乡村社交媒体在地化的民族志


王东林 孙信茹 著

2023年6月出版

ISBN:978-7-5228-1915-0

《数字大羊:一个中国乡村社交媒体在地化的民族志》一书通过详细描绘和分析居于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人运用社交媒体的过程,并将这种分析与媒介技术实践者的生命历程、生活情境、文化身份、地域特征、流动轨迹、时间体系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将社交媒体技术所面临的全球与地方的关系放置在当今中国的文化时空中,建立了“社交媒体在地化”的分析框架。本研究提出,社交媒体在地化的概念和分析框架由技术实践背后的人和时空所构成,即分析媒介技术使用者如何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展开的一系列媒介实践活动及过程,最终理解和阐释技术实践者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社交媒体使用的整体经验和文化表达。



以卤代耕:

云南盐业社会的经济共生与文化交融


李陶红 著

2023年7月出版

ISBN:978-7-5228-1822-1

本书以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关注明清以来的云南盐业社会。云南盐业社会以食盐生产为主业,形成了典型的“以卤代耕”社会,这有别于传统的农耕社会。“以卤代耕”的盐业社会除了食盐之外的柴薪、大米、铁器等诸多物资,需要周边区域供应。物资的流动依托滇盐古道来实现,滇盐古道及周边区域形成经济的共生形态,促成区域内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社会学 | 社科文献2023年4~6月新书 · 下篇

社会学 | 社科文献2023年4~6月新书 · 上篇

社会学 | 社科文献2023年1~3月新书 · 下篇

社会学 | 社科文献2023年1~3月新书 · 上篇

社会学 | 社科文献2022年10~12月新书 · 下篇



策划:qhf

编辑:qhf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