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期刊目录丨《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7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作者:社科期刊网

发布时间 2023-09-13 09:29   浏览量 1199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点击封面 订购本刊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投稿平台:www.mkszyyj.net

创刊于1995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是以专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为宗旨的大型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一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强调思想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刊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文章,同时积极刊发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章。本刊第一批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刊工程,现已被收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 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等目录,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期刊数字影响力100 强”等多项荣誉,刊物的权威性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得到广泛认可。

01
目  录

02
摘  要

本刊特稿

在经济规律体系中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
刘凤义


【内容提要】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认识和把握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特征和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规律体系的思想方法,对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不是高质量发展,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有机体的循环畅通、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三个层次来加以判断。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规律体系思想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从高质量发展应遵循的经济规律体系出发,把握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性问题。
【关键词】经济规律体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作者简介:刘凤义(1970-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350)。

名家访谈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郑承军教授
本刊记者


    郑承军,男,1969年生,四川广安人,法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当代世界文化与文明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德学者交流项目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高级研究学者。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中国道路国际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和北京市一般项目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哲学》《国外社会科学》《党建》《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学术专著4部、译著1部,其中2部专著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录。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特等奖获奖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个性特征
程美东


【内容提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个性特征,这种特征系统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特殊国情基础上启动并逐渐形成的现代化形态,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为现代化启动阶段面临着多重任务、资金积累艰难、社会动荡、中央政府权力式微等方面。其二,世界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启示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必然性。欧美现代化历程中所经历的殖民扩张、财富掠夺以及严重贫富分化、人民权利被漠视、社会动荡等问题警告中国不能简单复制西方现代化模式。按照欧美模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普遍欠发达、欠稳定、欠安全的历史和现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其三,1949年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形成了以人口规模巨大、坚持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平发展为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西方文明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程美东(1969-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北京  100871)。

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研究:一个核心议题的再探讨
刘吕红


【内容提要】自主性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是破解中国式现代化难题的关键问题。因“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中国现代化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自主性”问题的回答不够理性和坚定。准确把握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需要明确问题讨论的必然逻辑,破除“西方中心论”的影响,确定历史起点。科学回答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需要从“开眼看世界”的早期探索中认识到因循守旧必是死路,在“向西方学习”的屡次失败中洞悉照搬西方模式就是邪路,在“党的领导”下的成功开创中明确独立自主才是出路。深化研究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需要超越“西方中心论”,构建自主性现代化模式;坚持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建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聚焦中国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人类文明形态贡献全新方案,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提供中国智慧。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  自主性问题 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刘吕红(1966-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郑州  450001)。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刘须宽


【内容提要】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否弃单一的“物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现代化注入和平、普惠、保护文明多样性、环境友好、最先进政党文明等新基因。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超越物的现代化、系统和合超越冲突对抗、天下大同超越霸权主义、独立自主超越无根依附等方式实现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全面超越。我们必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深化发展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互嵌互促互建中共担使命,不断深化发展新的共同体文明、工业新文明、城市新文明、乡村新文明,打通多元解放通道与人的自我拯救之路,为发展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不断开辟道路。
【关键词】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作者简介:刘须宽(197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意蕴
王  易


【内容提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底蕴,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作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规律的理论把握,也是以中华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自信与自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巩固主体性,以守正创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把握规律性,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强化引领性,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简介:王易(197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87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的内涵意蕴、实践样态及深化路径
岳  奎


【内容提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由实践到理论、由提倡到共识,在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取得胜利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具有标识性的自我革命话语,呈现出丰富的内涵意蕴,展现出全新的自我革命实践样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形成了党中央领导、各级党组织履职、广大党员践行的主体样态;呈现出事实与内在逻辑互洽的内容样态;展现出全方位有机融通的表达样态;凸显出全媒体融合赋能的传播样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要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就必须坚守话语立场、融通话语表达、增强话语底气、优化话语传播,不断提升其感染力、表达力、吸引力和传播力,从而逐步将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话语  实践样态
作者简介岳奎(1980-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院长(湖北武汉  430074)。

新时代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三重考察:历史主线、行动方略及现代走向
陈荣卓


【内容提要】通过回顾历史,沿着民主时代命题的演变脉络理解“基层民主政治”的成长逻辑,可以回答中国基层民主政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基本问题。新时代基层民主政治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明确这条政治道路的行动方略:通过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成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对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落细,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民主治理效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基层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发展
作者简介:陈荣卓(1980-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  430079)。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特质与实践指向
安  静


【内容提要】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管网治网用网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重要精神的凝练表达。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可以概括为“五个明确”,即明确网信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明确国际互联网治理主张、明确网信工作的工作方法。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凸显了战略思维、人民为本、辩证思维、胸怀天下的理论特质。这一思想拓展了我国网信事业的宽度与深度,指导了核心技术突破、网络空间法治、网络安全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网络文化塑造等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与践行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强国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作者简介:安静(1984-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8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范式视阈下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兼评置盐定理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系统偏离
王生升


【内容提要】围绕置盐定理展开的争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界研究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重要内容。置盐定理从资本理性行为这一微观基础出发,论证了成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引发一般利润率上升的结论。与马克思的分析不同,置盐定理略过了资本积累与社会消费的对抗性矛盾,社会总资本运动被静态剪裁为瞬时的一般均衡,技术进步的方向和社会总产品价值实现困境等关键因素随之被排除在分析框架之外。对照置盐定理的简化逻辑,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展现了生产力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运动,它是《资本论》鸿篇巨制中理论建模的集成性典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范式”功能。
【关键词】置盐定理  一般利润率 社会总资本  范式
作者简介:王生升(1973-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350)。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评析

世界文化格局重塑中的中国机遇与应对
张春霞


【内容提要】世界历史发展规律表明,世界文化格局变迁始终伴随资本主义大国力量转移,科技创新是资本主义大国力量转移的深层动力,资本主义大国文化理念对世界文化格局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文化霸权面临来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后发国家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批判和挑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兴国家文化影响力快速提升,但“西强东弱”的世界文化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新冠疫情加速数字文化时代的到来,全球文化竞争进入新赛道。中国是否能够打破魔咒,在资本主义体系主导下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支配性和塑造性作用?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格局重构中的历史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加强文化强国建设,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文化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深入推进文化平等、交流互鉴的世界文化共同体理念,并坚持需求导向,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文化格局
文化影响力
作者简介:张春霞(197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西桂林  541004)。

数字帝国主义算法控制下的意识形态风险及防范
李江静


【内容提要】作为数字帝国主义时代资本统治的新形式,算法控制主要体现为控制大量的用户数据、控制可供用户获取的内容和控制用户的注意力时间。算法控制的产生源于数字技术的垄断资本主义应用,其受“谋求攫取剩余价值”和“扩展政治权力”的运行逻辑支配渗透进社会生活,在削弱坚守理想信念的共同利益基础、形成并加剧舆论偏见、消解人的主体性等方面带来严峻风险挑战。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防范意识形态风险,需要驾驭数字技术,冲破算法控制构筑的“思想牢笼”,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和强化价值引领,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打造繁荣自信的数字文化。
【关键词】数字帝国主义  数字技术 算法控制  意识形态风险
作者简介:李江静(1988-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北京  100084)。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

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的意识形态特性研究
张飞岸


【内容提要】西方政党制度理论,是以自由民主政体类型学为基础、以科学面貌呈现的意识形态,它维持着西方政党研究的话语霸权,也在实践中捍卫着西方政党制度的权威地位。由于西方政党制度理论不可能确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与长期性,构建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就成为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进行这项工作的前提,我们需要走出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的“科学幻象”,深刻揭示它维护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意识形态本质。
【关键词】西方政党制度理论  意识形态 话语霸权  新型政党制度
作者简介:张飞岸(1979-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2)。

民粹主义的话语本质与社会基础
赵丁琪


【内容提要】当前民粹主义话语的流行和民粹主义运动在全球的泛滥,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的历史后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的边缘化,使得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无法得到科学的表达,从而为民粹主义话语的流行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传统左翼政党的衰落或转向,使得西方社会失去反抗新自由主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中流砥柱,从而激化了其内部的阶级、种族和宗教矛盾,为民粹主义运动的泛滥提供了社会基础。要应对民粹主义给全球带来的威胁,不能通过恢复自由主义的代议民主秩序,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兴,形成对资本主义根本性的挑战与超越。
【关键词】民粹主义  代议民主 人民  新自由主义
“后政治”
作者简介:赵丁琪(1989-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2)。


动态与信息

百年变局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中国式现代化——“第十一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坛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系列新书发布会”综述

林  婵


2023年7月8日至9日,“第十一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坛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系列新书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和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山东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越南、老挝、意大利、英国、瑞士、匈牙利等国的学者和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共100余人参会。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志刚,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建德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辛向阳作主旨报告。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主持。会上发布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2021—2022)》中文版和越南语版,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2020—2021)》英文版和意大利文版、《中国式现代化》越南语版等新书。来自中国、越南、意大利的专家学者及出版方代表在发言中高度肯定了系列图书在国内外发行的重要意义。会议期间,国内外学者围绕“百年变局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奋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暨首届全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
张广全


2023年3月19日,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天津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暨首届全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论坛主题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天津市副市长张玲,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侯惠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主持。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主任张国祚,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金民卿等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百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会。


来源:微信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