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捕捉衣冠楚楚的“高级幽灵”,预防下一场金融危机
作者:经管领读
发布时间 2023-06-27 11:22 浏览量 170
全球金融危机揭示了大规模金融欺诈的恶劣影响,这些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被乐观主义掩盖。“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白领犯罪和机构犯罪已渗透到市场之中,从法律角度而言,却是很难被起诉的犯罪,更不用说对其进行控制了。
—— 杜伦大学公司法教授 罗曼·托马斯克(Roman Tomasic)
商业和政治决策者的野心、无能和腐败的混合,为国际金融演变成一个由懦弱的剽窃者、不堪重负的官员、腐败的商人和一些伪装成体面银行家的罪犯统治的斗争领域创造了条件。同样。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并非自然事件,而是由公共和私营部门高级管理层可耻的失败造成的。
—— 欧洲反欺诈办公室总干事顾问 沃尔夫冈·黑泽尔(Wolfgang Hetzer)
当公司变得“大而不能倒”时,这意味着它们的风险投资和其他活动的风险将转移到其他公司或者纳税人的头上。
—— 维也纳经济和工商管理大学副教授 迈克尔·泰尔(Michael Theil)
《捕获金融幽灵》序言
文 | 马克西米利安·埃德尔巴切尔
金融危机(2008年)让政府领导者开始明白,在危机时代下国家是多么脆弱。从危机一开始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对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本轮金融危机是由一小部分金融机构的高管所造成的,他们的行为就像赌徒,他们对民众、政府或他们所居住的国家漠不关心。满足自己的贪欲、尽最大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谋取最大的利益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唯一目标。只要最终能够赢利,这些金融机构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
华尔街之狼剧照
许多金融机构因高管涉足高风险领域、从事非法活动而破产。在我担任奥地利维也纳警察局局长的职业生涯中,参与过许多起白领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这些案件多与诈骗、贪污和非法商业交易有关。诈骗案件有三个要素,一是犯罪人通过隐瞒自己的身份来欺骗受害者,二是故意欺骗,三是为贪欲所驱使。讽刺的是,通过观察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管理层的履职表现发现,他们的行为竟然与诈骗者的行为如此相似,比如对受害人许下的承诺从不兑现,出发点是恶意的,并为贪欲所驱使。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身份,他们会公开欺骗受害者。
面对金融危机,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如果以前有更多的对金融犯罪的调查经验,危机是能够避免的。于是,我下定决心推广这样一个理念:牢记在侦破白领犯罪案件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以警告和保护未来金融危机的潜在受害者。
2010年6月,联合国系统学术理事会在维也纳召开了第23次会议。会议以“新的安全挑战”为主题,各国专家在会上对三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这三个问题共同构成了理解“新的安全挑战”这一主题的“红线”。我参与了三场圆桌会议,讨论与会议主题有关的议题。
第一场圆桌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安全概念的变化”。会议由皮埃尔·拉帕克主持,他是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有组织犯罪部门的首席执法官和反洗钱部门的负责人。与会者还有基尔大学的讲师格鲁特·斯图姆沃尔、维也纳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吉尔伯特·诺登,以及马克西米利安·埃德尔巴切尔。与会者讨论了安全概念在欧洲的变化,特别是在欧盟内部的变化,这个结果也是对安全的挑战。例如,2003年冬季发生在奥地利蒂罗尔加图尔州的那场悲剧性雪灾,就被作为讨论和实施新安全观的起点。在那场雪灾里,房屋被摧毁,人员伤亡,村民和游客的安全都受到了威胁。
诸如消防队、军队和警察等安全力量都在试图建立新的预警系统,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去保护居住在危险地区的人们。奥地利新设了奥地利安全促进机构,该机构集中了该国所有研究力量,以提升警察等安全力量的专业技术水平。2003年,奥地利选择了“全面安全”模式,成为第一个实施该模式的国家。这一模式现在已经被欧盟所接纳。在这场圆桌会议上,研究者讨论了应对安全威胁的不同模式,并希望将这些不同的模式都发布出来。这场圆桌会议的主题“安全概念的变化”正是本书第一部分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二场圆桌会议的主题是“白领犯罪和腐败”。与会者集中交流了各国在打击金融欺诈、白领犯罪、伪造犯罪、经济犯罪和贪污腐败犯罪方面的经验,以及识别已经报道的特殊犯罪行为类型和罪犯的方法。与会者包括:凯塔琳娜·努西研究员,她谈到了学习机构;罗马大学社会学家、地缘政治专家和犯罪学家阿里耶·安蒂诺里教授,他是意大利警察局的顾问;奥地利国际反腐败学院董事会主席马丁·克雷特纳;国际金融犯罪调查组织前国际副总裁、“欧罗生活”高管沃尔特·博登纳,他也为万事达信用卡奥地利分支机构工作,万事达信用卡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系统之一;而我主要从事保险和银行反欺诈调查。打击欺诈活动的专家收集的知识有助于防止未来的欺诈犯罪。
第三场圆桌会议的主题是“防止另一场金融危机:控制机制的作用”,它是本书第三部分论述的主要内容。我主持了这场圆桌会议。参加本次圆桌会议的学者包括:维也纳经济和工商管理大学金融系的迈克尔·泰尔教授;里加国际经济和工商管理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家塔季扬娜·比科娃教授;通用汽车公司奥地利分部财务经营部主任克莱门斯·法思。会上讨论了哪种控制机制对防止下一场金融危机最有帮助。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为庆祝《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生效十周年,于2010年10月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联合国系统学术理事会圆桌会议得出的经验受到了广泛的认同。
关于“合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议题包括一系列周边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关于“有组织犯罪、白领犯罪和欧洲及全球的腐败问题”的圆桌会议。我很荣幸能够主持这次圆桌会议,与会者带来了如何认识、遏制和预防这类犯罪的新视角。圆桌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我们能通过学习打击有组织犯罪、白领犯罪和腐败的经验来得到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吗?
(2)我们如何防止新的金融危机?
(3)是否有一个模型能够提供更好的策略,来避免这些由疯狂的投机活动导致的巨大损失,特别是在美国?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得出了两个有启发的答案。一个答案涉及人性。它试图分析人类在处理经济、危机、贪婪和社会问题上的弱点和强项。另一个答案可以在对再保险公司经营模式的比较中找到。美国再保险公司的表现是灾难性的,而欧洲再保险公司的损失却没有那么惨重。
本书无法提供解决金融危机问题的金钥匙,但希望本书提供的信息和洞见能够提醒当局发现当前困境的成因。
书籍信息
重新反思全球金融危机
他们善于承诺却从不兑现,受贪欲驱使铤而走险,恶意欺骗公众
将侦破白领犯罪、有组织犯罪、贪污腐败的经验应用于金融领域
捕获衣冠楚楚的“高级幽灵”,预防下一场金融危机
捕获金融幽灵:预防下一场金融危机
[奥]马克西米利安·埃德尔巴切尔
[美]彼得·克拉特考斯基
[奥]迈克尔·泰尔(Michael Theil) 主编
但彦铮 李云飞 译
丛书名:安全治理丛书
反水投注网站 ·凹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源于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重点关注有组织犯罪、白领犯罪和腐败类犯罪如何影响世界各国的金融稳定。
各种金融犯罪活动对金融领域甚至一国更广泛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这些威胁是巨大的。通过对金融犯罪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本书作者发现尽管金融犯罪的细节在整个历史上存在差异,但其中人的因素仍然基本相同。人类仍然被贪婪的欲望所驱使,社会也为这些犯罪者实施犯罪提供了机会。
除非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否则未来的情况很难改善。金融危机发生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以至于下一场危机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书籍目录
( 向上滑动浏览 )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