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新书速递 | 《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研究 》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6-20 14:18   浏览量 83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18

六月

星期六

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是指希腊罗马地理范围及其认识地理范围内的黑人,他们既包括生活在希腊罗马社会中的黑人,也包括希腊罗马传统中提及的黑人。


—— 《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研究


后 记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研究”(项目号:18BSS025)的最终成果。该项目从立项到出版,不到四年时间,看似时间很短,但该书内容的缘起却是十六七年前的事。

我在南京大学读博期间,在学习希腊罗马史的过程中,就注意到古典作家经常提到的或Aethiops,当时就觉得好奇,也曾试图对它进行深入了解,甚至还托人在国外复印过一些资料(当时查找资料远不如现在方便),但一则学习任务繁重,时间不允许,再则当时忙于毕业论文资料的收集,对注意到的这个问题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博士毕业后,一方面专注于博士学位论文的修改,另一方面为工作和生计而奔波,此前注意到的“埃塞俄比亚人”问题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忘得干干净净。直到2012年,我博士学位论文的出版,算是对我博士学位论文主题学习的一个小结。按理说,我应该继续深入延续前面的学习主题,但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和时间进一步深入。就这样,在看似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中一晃又是好几年过去了。尽管如此,那个“埃塞俄比亚人”问题却仍然是我心中的一个结,不时也会查找相关资料看看,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心得体会。

2017年,我进入新的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作。新单位的学习和研究环境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总算有时间和精力对“埃塞俄比亚人”问题进行集中的、系统的学习了。2018年,我以该问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蒙国内同行和国家社科工作办的厚爱,有幸得以立项,这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该项目结项后,面临出版问题,正在此时,看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布的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承蒙匿名专家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不弃而得到资助出版。

我最初只是对古典作家描写的“埃塞俄比亚人”感兴趣,想弄清楚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深入系统地了解后,发现古代作家(包括古典作家和基督教作家)在描写“埃塞俄比亚人”时,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种志式的介绍,其包含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更重要的是,古代作家的“黑人观”在近现代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近现代种族主义者在为他们的理论寻找源头的时候,会追溯到希腊罗马社会,认为早在古代希腊社会就存在针对黑人的偏见和歧视;反种族主义者(特别是反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者)则努力澄清希腊罗马古典社会、基督教社会都没有任何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偏见与歧视。当然,折中骑墙的态度也不少。事实上,这个问题在西方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议,直到今天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正因为这样,在我项目结题鉴定意见和申请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的外审专家意见中,外审专家两次(当然也有可能是同一专家)敏锐地指出“关于黑人在希腊罗马世界历史的地位很可能引起学术争鸣”。笔者对于这样一个具有极度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无疑是极其艰难的。一方面,西方学界长期以来都没有取得最终一致结论的课题,对于一个不具备任何西方文化传统和背景的中国学者,要想提出新的观点甚至超越前人的成就,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当然,另一方面是本人的学识能力有限,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不过,或许正因为本人不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作为“他者”站在外人的立场上去观察这一问题,或许能够提供另一种观察视角和思维,或许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收获。

经过系统的梳理,至少在作为外人的笔者看来,国外学界对该问题的看法,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尤其是那种认为希腊罗马社会(包括基督教社会)完全存在或完全不存在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歧视的截然相反的观点可能过于极端。当然,本书也不是“和稀泥”式的简单对它们加以折中。在本书看来,对于希腊罗马世界的黑人问题的评价只能由古代留下的各种材料进行尽可能的客观分析。通过这样的工作,本书发现,在希腊人那里,我们很少看到古典作家有对黑人的负面性评价,相反,对黑人积极性描绘的材料倒是不少;在罗马古典作家那里,至少从文献材料来看,对黑人的积极性描述和负面性描述几乎平分秋色;在基督教作家那里,对黑人的负面性描述随处可见。罗马古典作家和基督教作家对黑人的大量负面性描写,成为后世研究者认为古代社会存在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偏见和歧视的重要依据。但是,如果深入考察罗马古典作家和基督教作家对黑人的负面性描写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把这些描写纳入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中考察,会发现这种“重要依据”其实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正是在这样的梳理过程中,本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当然,正如前面所说,也正如前面的外审专家所指出的那样,本书的看法可能会引起学术争鸣。笔者不敢奢望本书的看法能得到学界一致认同,如果能得到学界客观的批评,那么本书能为国内缺乏系统讨论的主题抛砖引玉,笔者就极其欣慰了。笔者也真心期望有更深入、更精辟的著述奉献学界共享。

本书能顺利出版,需要感谢的人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只是简要地提及。感谢国内外同行对我的鼎力支持,感谢师友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给我提供的良好的工作和研究环境,感谢国家社科工作办和中国历史研究院为本书提供的重要保障。感谢远在异国求学的儿子(冯)禹杭为我源源不断地提供国内难找的资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要感谢反水投注网站 历史学分社编辑李期耀先生、李蓉蓉女士,他们的仔细审订和校对纠正了本书不少技术性错误和失误,特此致谢!当然,本书的文责完全由我本人承担。


冯定雄
2021年6月记于浙师大丽泽花园



新书速递


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研究


作者:冯定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2022年5月出版/158.00元

ISBN 978-7-5201-9790-8


内容简介

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地位问题是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要议题。本书通过对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与以埃塞俄比亚为主的黑人的关系和态度的详细考察,认为希腊罗马社会不存在对黑人的种族性歧视和偏见,但基督教文化对黑人的极度负面描述为现代种族主义者留下了借口,也把反种族主义者置于尴尬的境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希腊罗马世界及其“黑人”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人的“世界” 

第二节 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


第二章 希腊世界中的埃塞俄比亚人

第一节 荷马传统:早期希腊人与埃塞俄比亚人

第二节 古风时代:荷马式童话的继续与认识范围的拓展

第三节 波斯帝国对埃塞俄比亚的征服与统治

第四节 古典时代希腊人对埃塞俄比亚人的认识

第五节 希腊化时代希腊人对埃塞俄比亚人的认识

第六节 古希腊艺术中的黑人


第三章 罗马世界中的埃塞俄比亚人

第一节 共和国时代的罗马与埃塞俄比亚人

第二节 帝国前期的罗马与埃塞俄比亚人 

第三节 帝国后期的罗马与埃塞俄比亚关系

第四节 罗马文学中的埃塞俄比亚人

第五节 罗马艺术中的黑人形象


第四章 基督教与埃塞俄比亚人

第一节 基督教的兴起及早期发展

第二节 希伯来传统中的“古实”(埃塞俄比亚)

第三节 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的传播

第四节  《圣经》与埃塞俄比亚人

第五节 《列王的荣耀》与埃塞俄比亚所罗门世系传统

第六节 基督教父与埃塞俄比亚人

第七节 基督教作家论黑人的黑性


第五章 希腊罗马传统中的“埃塞俄比亚瘟疫发源地”说

第一节  “埃塞俄比亚瘟疫发源地”说的流传

第二节 希腊宗教传统:埃塞俄比亚是瘟疫的发源地

第三节 希腊世俗传统:埃塞俄比亚是瘟疫发源的温床

第四节 上帝代替诸神与世俗传统对希腊罗马的继承

第五节 希腊传统的变化


结语


附录一原始种族主义:古代的发明还是现代的想象

附录二非洲中心主义与非洲历史哲学的重塑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后记



上下滑动浏览

整理:石石

审核:李丽丽 宋荣欣

转载自:鸣沙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