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新书 | 《社群交往与情感团结:对网络游戏社群的互动仪式链观察》
作者:社会学之思
发布时间 2022-04-08 10:45 浏览量 692
内容简介
“游戏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的、绝非偶然的成分,
游戏就是文明,文明就是游戏。”
——约翰·赫伊津哈
“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
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
——弗里德里希·席勒
这是一部对网络空间中的人际互动与情感团结进行全方位呈现的专著。本书从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选择网络空间中规模最大、活跃度最高的网络游戏社群作为样本,研究这类社群成员在网络空间开展社会交往与社群建构的情感传播规律。本书力图突破单一学科限制,应用综合的学科视野,对中国网络游戏人群画像进行分析,并对互动仪式机制进行深入讨论,有助于我们洞察虚拟世界的微观运作逻辑,更助于我们理解游戏和游戏中的情感对人类文明的建构和人类社会的整合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社群交往与情感团结:对网络游戏社群的互动仪式链观察
ISBN:978-7-5201-9442-6
诸葛达维 著
2021年12月出版
目录/contents
作者简介
诸葛达维,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西溪符号学派”核心成员。2016年至今就职于浙江传媒学院,为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兼任浙江大学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数字娱乐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情感传播研究、网络游戏与文化产业研究、传播符号学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厅局级课题两项,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出版》《新闻界》《符号与传媒》等CSSCI来源期刊与集刊发表论文多篇。
分析面向
1、游戏作为充满情感传播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精神自由与文明进步的整合力量
首先,游戏作为一种比新石器时代还要古老的文化活动,是人类文化各领的基本结构,摆正了游戏在人类文化史中的位置。其次,游戏是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活动。自由与审美游戏是人性的完美状态,体现了人对精神自由与人性统一的不懈追求。再次,游戏与文明具有同一性,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游戏与游戏精神。本书指出,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体的游戏形态会发生变化,但游戏与文明的辩证关系没有变。在当代具体体现在游戏成分逐渐隐藏到文化现象背后,成为文化现象背后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彰显了文明发展原动力与维持力量。最后,情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整合的重要精神力量。人类生存压力催生了促进社会结构整合的情感功能,使人类成为具有深度社会性的物种。情感要素因而成为了促进社会连接并维持社会结构凝聚的重要力量。因此,当我们面对如此古老而又如此现代的游戏时,我们应该报以更加宽容与更全面的了解,而不是一味的将其视为玩物丧志的活动。
2、中国网络游戏玩家画像与人们以往的认知存在差异
我们对网络游戏玩家的通常印象与实际情况存在诸多差异。第一,游戏玩家并不是不善交际的孤僻人群,他们的同辈玩家伙伴较多,体现出游戏社群具有典型的圈层交友特点。这为我们从社群角度研究游戏玩家情感传播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中国游戏玩家性别比例较为平均。成绩好的女生玩家比例也并不低。女性游戏爱好者中的时间填充者与终极玩家比例较高。中国女性终极玩家比例甚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她们大多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支持自己的游戏爱好。第三,中国男性游戏爱好者中终极玩家比例较高但时间填充者比例较低。可见中国男性游戏爱好者较偏向重度游戏,这与世界平均水平一致。第四,中国终极玩家年龄分布曲线呈“凸”型。他们主要集中在26-30岁之间,平均年龄29岁,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除了游戏,还喜欢旅游和度假。这与以往人们认为终极玩家是十几岁的青少年的刻板印象较为不符。第五,时间填充者玩家年龄分布曲线呈“凹”型,与终极玩家曲线形成互补。16-25岁与36-50岁的时间填充者比例均较高,女性占比高达60%,她们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除了喜爱玩游戏,也喜欢旅游、看电影。从以上中国游戏玩家画像分析可以看出,以往人们对游戏玩家的认知与现实情况较有出入。
3、非面对面情境适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再讨论
经典互动仪式链理论要求的“亲身在场”是为了使互动者能够相互影响,而非机械的认为必须亲身在场互动。因此,只要能够使互动者相互感知、相互影响,就符合经典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第一启动条件。这为互联网情境乃至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互动仪式链展开提供了理论适用性的论证,推进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传统的面对面互动向更多情境的应用扩展。
4、网络游戏具有典型的互动仪式机制
玩游戏与看游戏都具有典型的互动仪式情感传播机制。首先,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是网络游戏情感传播的核心机制。该机制在玩游戏过程中表现为共享情感、利益目标与游戏进程的同步连带效应;在看游戏过程中,该机制表现为弹幕评论与礼物打赏等互动行为。其次,在互动仪式启动方面,网络游戏互动都是玩家基于共同爱好的云端共聚仪式,都具有一定的排斥局外人的符号资本与身份认同机制,在游戏互动中都具有密切的相互关注与有节奏的情感连带效应。再次,在互动仪式结果方面,网络游戏互动都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与符号,包括集体团结的归属感、个体的情感能量、维护群体亚文化的自觉性与道德感,产生代表群体的共享文化符号。
5、网络社群是促进情感与价值观交流的圈群组织形式
社群是当今互联网空间的重要组织形式。网络社群是一群由兴趣、背景或价值观相契合的人通过网络空间的互动交往所聚集形成的共同体。社群成员通过长期的互动交往会产生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交流,也会促进社群成员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强化。因此,网络社群不仅有内容和经济价值,还具有情感价值。情感传播与价值共享是社群团结与认同的关键要素。社群成员的云端共聚是开启互联网社群互动仪式的起始条件,社群成员的亚文化身份的准入社群的特色文化资本,社群成员通过相互关注产生共享与认同的社群文化符号,并通过有节奏的情感连带互动推动社群成员之间从媒介的物理性连接发展到情感连接。
6、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的匹配是推动网络游戏社群仪式团结的动力结构
互动仪式不仅在短期情境中开展,还可以在中长期的社会互动中积累与拓展,在网络游戏社群的情感团结中表现为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的动态匹配机制。首先,通过对游戏社群组织《仙剑奇侠传》粉丝后援会为个案进行的的民族志研究发现,互动仪式是游戏社群形成情感团结与文化认同的基本动力结构。游戏社群通过一致的价值观取向与文化认同,通过有组织的管理将天南地北的玩家聚拢起来,并通过各种社群互动仪式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情感,促进社群情感团结与价值凝聚。其次,玩家在社群交往中获得了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这些与游戏社群文化相关的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在社群中流动,不仅有利于个人多重资本与情感的积累,也有利于维护社群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团结。最后,互动仪式的情感与符号的动态匹配循环,即“互动仪式——情感/情感能量——符号/符号资本——新互动仪式”,是网络游戏社群文化认同与情感团结的基本动力结构。一方面,游戏社群的身份符号是游戏玩家渴望获得的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群符号资本。人们往往寻找那些与自身身份符号属性相配的人进行交往。游戏社群的身份符号是他们进入社群的钥匙,有利于他们进行文化认同与符号资本积累,促进人际关系再投资,实现自我拓展与玩家关系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情感能量是推动游戏玩家参与社群互动仪式的内在动力。情感能量是玩家在社群交往中寻求的重要回报,玩家获得的情感能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是否愿意进一步参加游戏社群互动仪式的关键资源。情感能量收益的最大化也因此成为游戏玩家权衡参加社群互动仪式活动的共同标准。
重要观点
1.我们应当从动态的历时性的视角去认识游戏爱好者群体
人们对游戏爱好者的刻板印象与游戏爱好者的实际形象较为不符。游戏爱好者群体在不同人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画像特征。他们的游戏喜好类型与程度受其年龄阶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工作休闲方式等综合因素影响,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游戏行为特征。因此,我们应该从动态的、历时性的、发展的视角去深入细致的研究游戏爱好者的游戏行为与动机,而不应该静态的、片段式的去认识游戏爱好者群体。
2.重视网络游戏的情感与价值传播功能
游戏与情感是推动文明进步与人格完善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当注重网络游戏在情感传播与价值建构方面的功能。网络游戏只要不违背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就应当给予普通文化产品一视同仁的对待,只要其传播的情感与价值观是正确的、积极的,就不必过分在意游戏内容是虚构的但还是真实的。因此,有关部门在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监管时应当注重其在情感与价值观层面的意义,而不能只停留在游戏产品表层的事实与虚构要素之争。并且,事实层面的传播与价值观层面的传播属于两个范畴,我们不能简单的从事实逻辑推导出价值观逻辑。我们不能从网络游戏是虚拟的这一事实逻辑推导出网络游戏是虚假不好的这一价值观逻辑。网络游戏虽然是虚构的,但倘若其传达的价值观与意义是积极的,引人深思的,也远胜于那些虽然基于事实的但价值观与情感混乱的文化产品。
3.互动仪式链是建构与维持网络游戏社群互动交往与情感团结的重要机制
网络游戏社群属于典型的通过互动仪式链机制建构而成的垂直化亚文化社群,其社群建构、成员交往、文化认同与情感团结均符合互动仪式链的符号互动与情感传播规律。这一发现为我们系统性的研究游戏社群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以贯之的方法,也为我们统合微观层面的情感传播与宏观层面的社群建构提供了桥梁。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游戏社群中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的流动与匹配机制,推断游戏社群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与情感团结程度,为我们了解与预测游戏社群的发展趋势提供科学方法。
4.网络游戏活动及其社群交往是游戏玩家探索意义世界的一种新型仪式化生活方式
游戏玩家通过互动仪式链机制建构了促进游戏社群文化认同与情感团结的意义世界。互动仪式链的情感与符号循环匹配机制是游戏社群情感生成与传播的基本动力结构。一方面,玩家通过游戏互动传播文化符号,分享情感体验,建构了志同道合的游戏玩家社群。另一方面,玩家通过组织互动仪式活动增进了社群成员的情感团结与文化认同,建构了新型的仪式化生活。因此,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对网络游戏只是“小孩子玩的”刻板印象中,而应从文化与社会的视角将其视为人们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进行仪式化生活与情感交往的意义生活方式。
书中的相关结论对于游戏社群的组织、建构与运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本书中关于仙剑奇侠传游戏后援会的实证研究结论,可以为类似的游戏社群的运营管理提供实际操作参考。另一方面,对于把握网络游戏社群中的情感传播动向具有实际预测价值。情感能量最大化是游戏社群互动仪式选择的共同标准,这一研究发现可以为洞察游戏社群的情感动向提供判断依据。
本书完成之际,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EDG电竞夺冠等成为社会热点事件。这说明,融合了虚拟与现实的游戏世界与充满活力的游戏社群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具有显著的现实与未来意义。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和行业界的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人们多角度认识网络游戏及其社群提供有益的帮助。
体验陪跑文化
扫码加入社群↓↓↓
策划:wyb
编辑:wyb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Pawel Kadysz on Unsplash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