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特别策划 | 世界睡眠日与《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作者:社会学之思
发布时间 2022-03-24 11:06 浏览量 693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国人的睡眠质量吧。
3月18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学所联合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反水投注网站 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一经发布,就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报告显示,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短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7.61小时。
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间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
半数以上居民每天睡觉前看手机
报告指出,相比2012年,我国民众如今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起床时间晚了37分钟,睡眠时长少了近1.5小时。
其中,在向调查者询问“因花时间在手机上而导致失眠”的情况时,31.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时”,18.7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总是”,仅7.9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几乎从不”。在询问“每天睡觉前看一会儿手机”的情况时,53.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总是”,20.1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时”,仅2.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几乎从不”。21.62%的被调查者有时因上网而睡觉不到4个小时,30.02%的被调查者有时因熬夜上网而导致白天精神不济。
报告提醒,中青年群体因看手机、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和失眠的情况最为突出,睡眠拖延这一“主动熬夜”的现象在年轻人中十分普遍。
“双减”利于中小学生改善睡眠
报告显示,“双减”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但仍有过半数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长无法达到8小时。
调查数据显示,在“双减”政策实施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有69.98%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50.48%和37.77%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在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长仍然无法达到8小时。
这些数据说明,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依然值得教育者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
大学生因手机依赖致“睡眠拖延”
报告显示,27.52%的大学生表示“总是”睡得比自己预想的晚,26.80%的大学生是“有时”睡得比预想的晚,只有6.41%的大学生几乎从不拖延睡眠时间。另外,61.53%的大学生每天睡觉前都会看手机,只有2.76%的大学生在睡觉前不看手机。
报告认为,许多大学生都对手机产生依赖,导致睡觉过晚。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使用率过高,成为拖延大学生睡眠时间、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部分职场人士会感觉睡眠不足
报告显示,大部分职场人士都会有睡眠不足的现象。在问及“每周是否有感到睡眠不足”的情况时,感到严重不足的有11.33%,每周1—2天睡眠不足的有44.83%,每周3—4天睡眠不足的有20.20%,没有睡眠不足情况的人占19.21%。
报告认为,工作是影响职场人士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同时工作反刍会导致职场人士出现失眠、无法正常入睡、入睡时长较长等问题。
新手妈妈”睡眠质量一般
新手妈妈,即第一个孩子处于0—3周岁、尚未孕育第二个孩子的成年女性。
报告显示,多数新手妈妈作息有规律,偶尔晚睡和失眠。22点上床睡觉的被调查者占37.43%,23点上床睡觉的占40.12%,合计占调查总数的77.55%;每天早上6点起床的被调查者占30.84%,7点起床的有53.29%,二者合计占84.13%。在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失眠情况时,76.35%的被调查者表示失眠天数为1—7天,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失眠的占16.47%。
此外,新手妈妈入睡较为容易,但睡眠质量一般;“整觉”较少,问题睡眠较多。访谈还发现,新手妈妈睡前自由时间较少,白天工作、晚上陪伴照顾孩子,占据了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受访者只能等孩子入睡后,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才能有片刻的自由时间。
通过“睡好觉”提升民众幸福感
报告指出,对于睡眠问题的研究仅从生活习惯讨论和研究是不够的,必须把睡眠研究的重要性提升到衡量民众心理健康、幸福感、生存质量、社会质量的高度,睡眠应该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对民众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幸福感处于一般偏上水平。而民众的睡眠质量与幸福感息息相关,提升大众睡眠质量应成为一项“民生工程”,应当与改善衣食住行同等看待,通过“睡好觉”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民众的睡眠状况、睡眠问题及其影响。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社会变迁与睡眠质量:研究团队构建了中国睡眠指数,并分析了2010~2018年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的变化特点。第二部分为不同群体睡眠调查:分析了“双减”政策实施后的中小学生、在读大学生、职场人士、新手妈妈等群体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提高不同群体的睡眠质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部分为睡眠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分析了睡眠拖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睡眠不平等及其影响,以及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幸福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等等。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ISBN:978-7-5201-9737-3
王俊秀 张衍 刘洋洋 等 著
2022年3月出版
目录/contents
大家有什么减少失眠,提升睡眠质量的好方法吗?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体验陪跑文化
扫码加入社群↓↓↓
策划:wyb
编辑:wyb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Lux Graves on Unsplash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